:::

上醫醫未病 再談肥胖與減重

家庭醫學科 朱育瑩醫師  

上醫醫未病    再談肥胖與減重(相關圖片)    年年底,最新一期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出爐。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地區成人之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男性由1996年的33.4%上升到51%,也就是每兩人就有一人BMI≧24;女性過重及肥胖的比例雖然稍低,但腹部肥胖(腰圍超過80公分)的比例卻高於男性,達33.6%。

 人類的身體結構與基因並沒有快速突變,為什麼這幾十年來肥胖者的比例會節節高升呢?這得從進食的調控機制說起。

人人都有肥胖基因
     人體白色脂肪組織會分泌瘦素(leptin),當身體脂肪量增加,瘦素分泌上升,將會刺激下視丘的食慾抑制中樞,以達到減少進食、維持體重恆定的效果。但在肥胖者身上卻產生了類似胰島素阻抗的「瘦素阻抗」現象,雖然脂肪組織過多、瘦素濃度極高,卻無法活化食慾抑制中樞達到抑制進食的效果,肥胖者遂能忽視脂肪儲存過多的訊息,繼續大吃大喝。

     這個天然的瘦素阻抗機制反映了一個事實:人體的設計是允許肥胖的。蠻荒時代生存必須要有「儲存」行為,最理想的當然是把備用能量存在身上;於是在食物來源豐富的時候人類會大量進食、囤積體脂肪,以備飢荒時所需。經過百萬年的演化淘汰,現今能生存的人類多數具有瘦素阻抗的肥胖體質,內在設定是鼓勵進食和能量儲存,以應付可能到來的飢荒;進入文明社會,人類恐懼飢荒的本能還在,當外部環境處於食物過剩的狀態,肥胖者自然快速增加。

減重是認知與行為的重塑
  聽起來似乎很絕望,難道肥胖是無法改變的嗎?不攝食行為並不只與本能反射有關,還牽涉到大腦的記憶、獎賞機制及外在訊息的整合,最終經由認知歷程決定該不該吃,該吃甚麼。因此,透過一連串的指導、訓練、行為改變,人類是能夠學會適量進食、選對食物,進而避免肥胖的。因此,肥胖的治療並不是一次性的「減重」,而是長期的「體重管理」。
治療肥胖是「上醫」

上醫醫未病    再談肥胖與減重(相關圖片) 國人過重和肥胖的問題,近幾年越來越重要。中研院經濟研究所2008年發表的研究顯示,與肥胖密切相關的六大慢性疾病,包括缺血性/鬱血性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這六大疾病所耗用的醫療資源,分別有4-9% 歸咎於過重、7-13%歸咎於輕度肥胖,以及8-19% 歸咎於中重度肥胖;三者總計佔國人每年整體醫療支出的2.9%,這還不包括其他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如痛風、膽結石、關節炎,甚至是大腸癌、乳癌等與肥胖密切相關的各種癌症;治療肥胖不僅可以降低個人罹患疾病的風險,也可降低醫療資源的耗用。唐代藥王孫思邈將醫者分成三種:「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起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肥胖症的治療不僅刻不容緩,更是醫療專業人員的首要課題。

本院的減重相關服務
 我們在此議題的努力不曾缺席,2009年度承辦臺北縣政府衛生局「健康體位控制團體計畫」 ,減重班的參加者有199人完成追蹤,其中有87.6%的學員BMI下降,成效良好;今年也將繼續辦理,預定招收280位台北縣民參加減重課程。在個別服務方面,最初我們在家庭醫學科門診提供減重治療,其後並將「體重管理門診」獨立設置,便利民眾就診;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可能有許多併發症,需要由醫師評估後與病患一起訂定最適合的減重方案:為什麼會發胖?有沒有潛在疾病?目標體重是多少?飲食控制之外,是否適合使用藥物或代餐來加強成效?之後,配合營養師的營養諮詢,讓肥胖者能夠徹底改變飲食觀念,達到長期體重控制的目標。雖然肥胖症治療目前健保並不給付,民眾需要自費。但今年我們將透過一連串整合與活動,致力於減輕民眾就診的負擔。

 體重控制與管理是長期的自我照護,短期的快速減重並不能真正帶來健康;在這個與遺傳基因對抗的路途上,總會有我們的陪伴。

    過重 (24 ≦BMI < 27) 、7-13%歸咎於輕度肥胖(27≦BMI < 30),以及8-19% 歸咎於中重度肥胖(BMI ≧30)

上醫醫未病    再談肥胖與減重(相關圖片)

 

 

腰圍是重要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