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37期
  • 2011年4月

如何確保手術安全

手術室 吳建明主任  

如何確保手術安全(相關圖片)前言
  何提升病人安全是所有醫院一直努力的方向。手術室是整個醫院進行侵入性治療最頻繁也最密集的單位;然而,根據國外統計,發生在醫院中的醫療不良事件有一半跟手術室作業有關,而其中一部分是可能加以避免的。手術室工作牽涉的成員複雜,包括外科醫師、麻醉科醫師、手術室及麻醉科護理師等,需要團隊成員間密切合作。但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錯,而一個團隊成員的小疏忽就可能造成手術相關的不良事件。因此如何透過系統性、制度化的方法來避免手術相關的不良事件是各醫療院所一直努力的目標。本院於2009年4月開始全面導入世界衛生組織手術安全查核單(WHO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及實施手術劃刀前的暫停(time out)機制,經過一年多的施行發現能有效地降低手術傷口感染率及醫療不良事件的發生,在此提出本院之經驗與大家分享。

促進手術安全之作法
  目前本院針對除局部麻醉以外的手術全面實施世界衛生組織手術安全查核單,每位接受麻醉手術的病人進入手術室後需經過兩道人力及一道電腦程序核對其身份、手術術式、接受手術的患側以確保接受手術的人、手術方式及患側正確無誤。

  進入手術房內接著依據手術安全查核單的內容進行以下動作:
(一) 簽入(sign in):
於病人進入手術室內實施,由麻醉科人員主導,手術室巡迴及外科系人員共同確認,包括與病患確認姓名、術式、手術部位,再次確認手術及麻醉同意書已簽署,麻醉前評估單已完成,血氧濃度計已安裝且功能正常,是否有藥物過敏史,是否為困難插管病人並做適當準備,手術預估失血量是否超過500 cc並做適當準備與備血。

(二) 暫停 (time out):於外科醫師劃刀前實施,先由手術室巡迴護理師唸出病患姓名、術式、部位、有無藥物過敏、是否已施打預防性抗生素及有無特殊影像須再次確認。接著麻醉科人員說出病患有無特殊疾病及麻醉相關問題。然後外科醫師說明此次手術方式、預估手術時間、失血量、特殊器械需求及手術中須注意之特殊事項。最後,刷手護理師陳述已準備之器械,尚未備齊(如消毒中)之器械,然後由外科醫師劃刀開始進行手術。

(三)簽出 (sign out):於手術完成後病患送出手術室前實施,手術團隊共同確認並紀錄最後施行的術式,手術中使用之紗布、縫針及器械計數無誤,手術切除的病理檢體正確包裝及標示,病人運送過程需準備之氧氣及監測儀器,以及交辦後續恢復單位,例如麻醉恢復室或加護病房須注意之事項。
  
推行結果
   本院實施手術安全查核單及手術劃刀前暫停機制一年後,將實施前及實施後一年之結果,根據品質管理中心及感染控制小組提供之數據,針對實施前後之手術傷口感染率及外科系病患住院死亡率加以統計分析,發現手術傷口感染率呈現有意義之降低,而外科系病患住院死亡率則沒有差別,這樣的結果和國外研究報告中高所得國家的情況相同。此外,在這樣的安全措施下並未發生任何手術部位錯誤,紗布、縫針或器械遺留在病患體內以及手術標本錯誤之情況。

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手術安全查核單其實涵蓋了世界衛生組織針對手術安全的十大重點,也就是(一)正確的病人、正確的部位 (二)麻醉安全 (三)呼吸道安全 (四)評估輸血必要性並做適當準備 (五)避免已知的過敏 (六)避免傷口感染 (七)避免器械或紗布遺留病患體內 (八)正確標示手術切下的標本、檢體 (九)醫療團隊有效的溝通 (十)檢討手術能力、數量及結果。從手術前的麻醉安全,手術中的團隊溝通合作,以及手術後的標本處理及病人運送、照護安全都包含在內,可說是相當系統性及全面性的查核單。特別是所有團隊成員都知道手術是團隊合作,但過去卻是麻醉科麻自己的,刷手跟巡迴護理師準備自己的,手術醫師開自己的,團隊成員彼此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例如:外科醫師不曉得病人困難插管,心律不整,麻醉科不曉得手術要開多久,麻醉藥物要如何規劃,是否可能需要輸血,巡迴護理師不曉得外科醫師需要什麼特殊器械,等到臨時需要再匆忙尋找,所有團隊成員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做事,並沒有一個適當的時機進行溝通,這對所謂團隊合作是非常不利的,而劃刀前的暫停(time out)機制提供了團隊成員溝通的良機。
   
  因此,實施世界衛生組織手術安全查核單及手術劃刀前暫停以進行團隊成員溝通的模式確實能有效降低手術傷口感染率及避免像手術部位錯誤,紗布、縫針或器械遺留體內或手術標本錯誤之情形,讓病人能在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狀況下接受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