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214期
  • 2017年9月

心律不整也會腦中風? 談心房顫動與腦中風

心臟血管內科 莊文博醫師  

心律不整也會腦中風? 談心房顫動與腦中風(相關圖片)  78歲的王先生長期有高血壓,上個月因為突然之間左手左腳沒力住院,檢查發現是缺血性腦中風。不僅如此,醫師還說他有特別的心律不整有心房顫動的問題。便告訴他未來長期治療會和一般的中風不同,因為這樣的心律不整應該要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再次中風。王先生才想起來,從好幾年前就覺得自己的心臟老是會忽快忽慢的亂跳,近幾年看診時,醫師便提及年紀大有高血壓的他具有這樣的心律不整。當時也建議雖然他會有些微嚴重出血的可能性,整體而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預防中風的利大於弊。他希望亡羊補牢,有一次教訓就可以啦,未來決定要好好服藥和醫師配合,預防人生再度從彩色變成黑白。

心臟病也會造成中風嗎?
      由心臟造成的栓塞型中風大概佔缺血性中風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有許多的心臟疾病都與中風相關,例如: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心臟內部有血栓、機械性心臟瓣膜、風濕性風臟病及心房黏液瘤等。其中,心房顫動最為普遍且重要,最特別是一般的缺血性腦中風會以抗血小板劑治療。而心房顫動引起的腦中風,則以抗凝血劑為首選。此外,即便在住院中詳盡的檢查,仍然會有百分之三、四十的缺血性中風病人查不出栓塞的原因。如果當我們利用植入式監測器長期追蹤這些不明栓塞原因的中風病人三年時,會發現有百分之三十病人具有心房顫動,進而改變了病人的治療方式。

什麼是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 atrial fibrillation)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隨著年齡的上升,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比例就越高,在八十歲的人中,甚至每十個人就有一位患有心房顫動。此外,患有各種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甲狀腺疾病,和肺部疾病等疾病的病友也很容易出現心房顫動。

       人的心臟是由四個腔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所組成。左右心房分別收集來自肺臟和全身的充氧血和缺氧血,將血液分別推送到左心室和右心室。作為人體主要幫浦的左右心室,再將血液擠送到全身的器官和肺臟。

      整個過程需要心房和心室依照正常的時序依序收縮才能達成。心臟內其實具備了自己一套傳令的系統。在正常心律的時候,整個心臟就像是一個球場的波浪舞一般,非常有秩序地依序收縮,將血液由心房送到心室再送往全身。

      當病友出現心房顫動的時候,心房就像是一群蟲蟲在蠕動,完全不會同步進行收縮,和心室之間本來有的默契(心房先收縮完後,換心室收縮)也完全消失而心臟的功能會下降。不僅如此,由於缺乏有效的收縮,血液會在心房內部打轉。停滯不前的血液容易會有血塊形成,因而可能成為造成嚴重中風的兇手。

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
* 心悸(指的是感覺到心臟的跳動)也可能感受到心臟跳動異常快速且不規則。
* 可能會喘,運動時體力變差,或感到疲累。
* 胸悶或是胸痛。
* 感到頭暈,頭昏目眩甚至昏倒。
但是也有相當比例的人完全不覺得自己已經有心律不整的情形。

心房顫動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除了可以使用嘗試恢復或是維持正常心律之外,更重要的是中風的預防。不論病友的心房顫動是持續性的或是間歇發作,中風的風險都高於正常人。由於心房顫動造成中風的原因是心臟內出現不該出現的血塊,因此預防中風的方式以使用抗凝血劑為主軸。當醫師評估各項危險因子後,如果使用抗凝血劑的保護效果遠大於可能的出血風險時,便建議使用抗凝血藥物。傳統的抗凝血藥物Warfarin (Coumadin?,可邁丁),由於作用起始較慢,半衰期長,容易與藥物和食物出現交互作用,因此需定期抽血監測治療濃度是否適當,太高怕容易出血,太低又怕沒有達到預防的療效。使用上相當不便。雖然在特定的病人身上,例如:腎功能極差、二尖瓣瓣膜狹窄和二尖瓣手術後等,這類抗凝血劑仍是首選。但目前有數種新型的抗凝血藥物(如:Pradaxa?普栓達、Xarelto?拜瑞妥、Eliquis?艾必克凝、Lixiana?里先安)通過臨床試驗的考驗,若使用在合適的病人身上,證實效果至少與傳統藥物相當,但是出血的風險顯著下降,臨床使用上也較無藥物和食物交互作用的問題。

心房顫動的心導管治療
       臨床上確實會有些人無法忍受抗凝血藥物,甚至只要一吃藥會容易會出現嚴重出血的情形。也有一些人即使吃了抗凝血藥後仍然反覆出現栓塞中風等情形。對於這樣無法長期使用抗凝血劑或是使用抗凝血劑後仍有全身栓塞症狀的病人而言,利用心導管置入左心耳封堵器(LAA occluder)則是另一種治療的選項。

      針對希望維持正常心律並且會因為心房顫動出現明顯不適症狀的病友,心導管消融治療確實是一種重要的治療選項。當病友在服用一種以上的抗心律不整藥物後,仍無法有效減少因心房顫動所引起的症狀或是完全無法忍受抗心律不整藥物時,便可以考慮這種侵入性治療。然而仍然必須了解心導管治療可能的風險(例如:中風、橫膈肌麻痹、食道破裂等)以及可能的侷限(例如:心房顫動可能復發等)。必需了解目前的觀念(2017年HRS/EHRA/ECAS/APHRS/SOLAECE concensus)認為不應為了想要停用抗凝血藥物而進行心導管消融手術。

利用抗凝血劑預防再中風
  總結而言,具有心房顫動的病友當已經出現腦中風,或雖未中風但經醫師評估為高度中風風險的病友,就應該與醫師討論抗凝血劑治療可能帶來的好處與風險,一同對面最佳的治療方式並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