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新聞

  • 2014年08月13日
  • 人間福報 記者陳玲芳

20140813 HITS 皮膚淋巴癌新療法

HITS 皮膚淋巴癌新療法

2014/8/13 作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新北市報導】一名罹患少見「惡性皮膚型T細胞淋巴瘤」(一種皮膚淋巴癌)、接受HITS療法後成功清除全身病灶的女性,三月因個人因素,決定不再接受治療,爾後病情急轉直下,八月初辭世,得年三十九歲。醫師痛惜之餘,呼籲患者要積極治療,身上有不明腫塊,切莫諱疾忌醫,貽誤黃金治療時機。

三年多前發病時,三十六歲的莫莉(化名)全身皮膚出現超過一百五十顆大小腫瘤和斑塊,在其他醫院進行傳統治療效果不彰,轉院到亞東醫院 接受「全皮膚導航螺旋放射治療」(HITS),兩年之間未再復發,成為全球首例全皮膚接受此項治療成功者。

莫莉的主治醫師謝忱希 表示,HITS的治療因劑量均勻,可有效控制皮膚上的病灶與延長疾病進展時間,在此之前,另有一位四十二歲女性患者罹患相同病症,皮膚長了百餘顆腫瘤、斑塊,也在亞東醫院 接受胸腹手足大範圍皮膚的HITS療法,療效卓著。

國內最早研發HITS療法的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熊佩韋 主任表示,傳統療法,病人須全身赤裸站立,利用六個角度之電子射束進行全身性皮膚照射,不只治療過程辛苦,治療效果也有限。使用導航螺旋刀的HITS療法,病人只需平躺接受三百六十度全身定位照射,能有效清除散布病人全身的腫瘤腫塊。這項醫療新技術,為發生率逐年提高的惡性淋巴瘤病人帶來重大生機。

熊佩韋 指出,皮膚T細胞淋巴瘤,大多發生在四十歲至六十歲的成年人,男女比例約為二比一。每年新增患者,在四十到五十位之間。致病原因不明,可能和環境中化學物質,如殺蟲劑的慢性接觸,或感染某種未知的病毒感染有關,但與陽光曝曬無特殊關聯。

皮膚淋巴瘤小檔案

惡性皮膚型T細胞淋巴瘤,國內患者發生率約千萬分之二十二,患者皮膚會有不明刺激感、搔癢感,且會長出大小不同的腫塊、斑塊,治療後還會再長,病情反覆,早期發現治癒率高,但變成腫瘤後,五年存活率僅四成,若不幸轉移,存活期僅一點五至三年。

資料提供/亞東醫院放射

腫瘤科醫師謝忱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