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的『醫療抉擇』

一般外科/手術室主任 吳建明醫師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的『醫療抉擇』(相關圖片)        2019 年底自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病毒挾著高傳染力及不斷產生變異的情況下,迅速席捲全球,截至2021年六月底,全球已有超過1億八千萬人染疫,並造成400萬人死亡,是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疫情。台灣身為地球村的一員,且緊鄰中國,原本被認為是疫情爆發的高風險國家,但因防控得宜,在2021年五月中之前都只有零星個案且以境外移入為主,當其他國家正苦於嚴重疫情下的封城措施、醫療量能崩壞時,台灣仍保有接近平時的生活,算是相當幸福的狀態。可惜五月中旬後台灣爆發群聚及社區感染,短短一個半個月,累積確診人數達到1萬5千人以上,死亡超過700多人次,疫情指揮中心自5月15日起提升雙北為三級警戒,幾天後同步提升全國為三級警戒,民眾不管在工作、就學及生活上都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在疫情流行期間,當有醫療需求時是否就醫相信是民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疫情之下,醫療行為有輕重緩急的區別
        面對嚴重疫情,醫療降載的狀況之下,醫療行為有輕重緩急的區別。但有些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沒辦法延緩,例如腹膜炎如果不盡快進行診斷及必要的手術可能迅速進展為敗血症甚至死亡,即使在疫情嚴峻下也必須及時處理。相對不急的醫療服務,例如健檢、美容、常規手術、檢查或復健治療等,在疫情期間病人或家屬通常會選擇暫緩。但有些醫療行為,以手術為例像是癌症、影響器官功能(例如尿路結石引起之水腎)或臨床症狀明顯之手術 (例如疼痛、出血、阻塞等症狀)就會讓病人或家屬感到很困擾,到底要冒著未知的感染風險進出醫院積極接受治療;還是冒著延誤病情的風險暫緩治療,其實並沒有一體適用的答案,但與專業醫療團隊共同商討最佳的選項應該是目前非常時期最好的方法,本院採取的是所謂「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的模式。

那什麼是醫病共享決策?為何需要進行醫病共享決策的討論呢?
  除了說醫療是相當專業的領域,醫病雙方存在相當大專業知識上的落差,每個病人的情況也都不相同,再加上目前疫情的影響,考量的因素就更多了。所以必須由醫病雙方共同討論,由醫師以專業角度分析治療本身的急迫性、必要性以及住院治療可能的染疫風險,同時考量病人在生理、精神、社會層面的因素(bio-psycho-social factor) 提出各種不同醫療處置方案,病人及家屬則衡量個人的喜好與價值觀後,由醫病雙方共同達成最佳可行之治療選項。

   因此,醫病共享決策其實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醫療決策過程,兼具醫病雙方知識共享、溝通和尊重等元素。亞東醫院針對疫情下可能需住院接受治療的病人例行性進行醫病共享決策的討論,實際做法是當病人由急診或門診收治住院時,分別在急診及門診當下啟動醫病共享決策,除了先由醫師進行說明外,也列印QR code供病人及家屬掃描及審視醫病共享決策的相關內容,瞭解疫情下可能的治療方案,包括住院積極接受治療、延緩治療及選擇替代性的治療,三種選項的優缺點,病人及家屬可能關心的問題(包括住院治療衍生感染COVID-19的風險、延緩相關積極治療對病情惡化的影響、其他替代治療的有效性、疫情期間對陪病者篩檢之相關費用及限制等),以及針對是否已經瞭解各種方案進行問卷調查。病人及家屬可以根據與醫師的討論內容先行填答,或是於住院時再次與醫療團隊確認後填答。

面臨醫療抉擇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商討出最佳醫療選擇
       面對新冠肺炎全球肆虐,積極接種疫苗及適當的個人防護仍是基本的原則,在還沒有達成疫苗普遍接種或疫情得到控制之前,面臨醫療抉擇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商討出最佳醫療選項應該是疫情期間最好的方式,特別是經由門診安排住院的病人,如果能在門診時就先行啟動該機制,不但醫院盡到充分告知的義務,也讓病人及家屬有相對充裕的時間再次思考是否在疫情期間接受住院相關的治療。

一般外科/手術室主任 吳建明醫師
專長:胃腸道手術、腹腔鏡胃癌、大腸直腸癌手術 、腹腔內轉移腫瘤減積手術及術中溫熱化療、腹腔鏡橫膈疝氣及胃食道逆流手術、腹腔鏡膽囊及膽道手術、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手術、副甲狀腺手術、內視鏡甲狀腺切除手術(經乳暈及腋下BABA或經口TOETVA)、乳房手術(乳癌、乳房腫瘤)、疝氣手術、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TEP、TAPP、e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