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30期
  • 2010年9月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

總務處 林子閎先生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相關圖片) 院屬於公共場所,人員出入繁雜,雖已加強教育宣導注意環境安全,但由於就醫民眾及住院病人大多為「避難能力弱者」,加上醫療儀器設備的大量使用、錯綜複雜的管線,稍有不慎都可能因電線走火引發火災,或因地震等天然災害而引發火災之危害,尤其對於手術中或急重症患者,如何能在災害發生時維護病人的安全,並在短時間內進行疏散逃生,對於醫院來說是相當嚴苛的考驗。

  鑑於近兩年醫界接連發生幾起火災事故,行政院衛生署特別將「加強醫院火災預防與應變」列為2010~2011年度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9大工作目標及執行策略之一。而本院針對火災預防與應變早已列為重點推動項目,但火災仍重在早期發現、及時撲滅,不要等到火災擴大須要疏散或造成傷亡。所以希望能醫病共同聯防,若您有發現任何危險的狀況,請立即呼叫或告知本院同仁前往處理。

壹、醫院日常預防措施
一、訂定消防安全管理辦法
1.全院各單位均設有種子教官,負責單位自主檢查:滅火器、消防箱、安全通道。
2.總務處、勞安室每月進行安全稽查。
3.工務處每月檢查及維護撒水滅火設備、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手動警報設備、緊急廣播設備、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防火門、緊急照明設備、排煙設備、消防專用蓄水池、出口門燈及9D2精神病房消防等設備,及每年檢測FM-200自動滅火設備功能。
4.每半年委由消防檢修公司進行全院消防安全設備檢測,於六月及十二月前各別向消防局申報。
5.每季7S活動進行包括安全(Safety)稽核,稽查各處逃生路線是否暢通及用電安全。

二、訂定電器使用安全管理辦法
1.全院禁用電磁爐、電爐、電暖器等電氣用品。
2.制定「列管電器使用申請單」,所有列管電器用品均需經由工務處配電規劃評估後方可使用(圖1、圖2)。
3.本院除14F營養科廚房外,其他區域均不得使用瓦斯器具。
4.各護理站負責監督管制,嚴禁病患及家屬使用列管電器。
5.由工務處、勞安室、稽核處、總務處不定期稽查是否有未經核准之列管電器。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相關圖片)

 

 

 

圖1:列管電氣需經評估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相關圖片)

 

圖2:電器核准使用標識

 

三、全院消防箱前張貼警示標線(圖3)

   增加醒目辨識功能,避免人員在消防箱前放置物品影響緊急時使用。
四、各護理站保溫箱張貼標示(圖4),禁止在保溫箱放入密封鐵罐、塑膠製品,避免高溫發生火災。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相關圖片)

 

 

圖3:消防箱前警示標線圖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相關圖片)

 

 

 

 

 

圖4:保溫箱禁止使用物品標示

五、工務處每月實施全院消防火警警報系統設備測試並記錄以保持功能正常

   測試前及測試中總機進行火警測試廣播,以免造成民眾驚慌。

貳、醫院火災應變流程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相關圖片)

 

 

 

 

 

 

 

 

 

 

參、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教育宣導注意事項
一、滅火器使用方法口訣〝拉拉壓〞(圖5)
1.「拉」開安全插梢。
2.「拉」皮管。
3.「壓」把柄。
4.左右向火源根部滅火。

消防安全從你我做起 塑造零災害就醫環境(相關圖片)

 

 

圖5:滅火器使用方法

 

 

二、電器插座使用注意
1.使用電器時插頭要插牢,禁止在同一插座使用多插頭連接線,且同時使用多樣電器用品。
2.電器插頭拔起時應手握插頭拔下,禁上由線繩拉拔。
3.插頭周遭應維持清潔,避免積汙走火。
4.勿將易發生高溫電線綑綁在一起,避免電線表皮劣化、熔解,進而短路引起火災。
5.夜間或休假時請關閉或拔掉電源插頭,除增加用電安全,又利於節能減碳。

三、微波爐使用注意
1.請勿長時間加熱。
2.袋裝食物請打開包裝倒在其他容器內加熱。
3.請使用陶瓷、耐熱玻璃、耐熱塑膠的容器,切勿使用金屬器具(包含帶金邊、銀邊的器具,錫箔、鋁箔紙的包裝、不銹鋼器具等均不可放入微波爐)。
4.窄頸瓶不可直接放入烹煮。
5.使用保鮮膜或加蓋烹煮時,請預留通氣孔,並請小心掀開,以免蒸氣灼傷。
6.密閉的食物,如罐頭、雞蛋,切勿置入微波爐,否則有爆炸之虞。
7.微波爐內需定期清潔,油污加熱會造成大量濃煙。

  醫院整體建築都有一定的防火標準,環境設施必須符合相關單位規定及審查合格後才能取得使用執照,加上嚴格的用電安全規範,每區域設有電量管制,不可擅自增加電氣用品的使用量,?防患於未然。針對危險易燃物品、消防設備等,唯有不斷的自主檢測及層層把關定期檢查,及對院內同仁不斷的教育訓練及演練,加上消防單位人員配合指導監督,以因應萬一意外發生時,期能將傷害減到最低,秉著持續提升環境安全品質,以達善盡社會責任,終能塑造一個零災害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