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41期
  • 2011年8月

提昇氣管內管照護安全-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

護理部 任秀如督導  

提昇氣管內管照護安全-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相關圖片)    管內管(人工氣管)的設置是急重症加護單位最基本的侵入性處置,也是維護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設備,但另一方面病人也會暫時喪失說話能力、活動受到限制,對病人而言是很大的壓力來源。在照護過程中,常發現病人因氣管內管留置引起喉嚨疼痛不適或因意識不清、躁動等因素將管路拔除,此舉不僅可能危害生命安全也引發嚴重合併症,甚至延長住院天數,耗費醫療資源。

 根據2010年台灣病人安全通報事件資料顯示,全國醫院的管路事件類型以管路脫落為主,其中氣管內管共2,159件(佔27.7%)為管路種類第二位,分類中以管路自拔佔多數共1,711件。醫策會於2010-2011年度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將「提升管路安全」列為目標之一,在執行策略中亦提出;醫療機構應整合醫療團隊資源,提供跨專業管路照護。而且,若能有效且適當運用有計劃的評估與訓練讓病人脫離氣管內管,除可避免不必要非計劃性的拔除管路事件及其傷害性,並可降低醫療成本的浪費,進而提升管路照護醫療品質。

 本院為提升氣管內管留置病人的安全與品質,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作業,由護理人員依據氣管內管照護標準提供病人個別性護理措施,例如:針對因氣管內管留置而無法說話表達其需求的病人,提供多元溝通管道,包括:設置床邊呼叫鈴、生動活潑溝通卡及寫字板等,以增進其安全感。在臨床照護部份亦制定氣管內管照護標準作業,主動監測氣管內管照護完整性,降低管路脫落異常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給予病人最安全且適切的照護。

   此外,自2010年起在院長大力推動下各科部也積極推展醫療團隊間溝通與合作,外科加護病房於2010年10月藉由醫療團隊合作,共同針對氣管內管留置病人擬定相關照護措施:1.制定「氣管內管脫離評估流程」,由醫師、護理師及呼吸治療師共同參與,透過明訂流程及權責區分,使脫離評估作業能一致性,讓病患能儘早拔除氣管內管,脫離呼吸器。2.制訂「氣管內管脫離評估表」,內容包括病人基本資料、生命徵象及氣道通暢程度等項目。3.制定「結構化溝通模式-氣管內管脫離評估」交班標準用語,讓醫療團隊成員清楚掌握病人病情,提供最適切的醫療處置。4.張貼「結構化溝通模式」及「氣管內管脫離評估流程」宣導海報,提醒醫療團隊成員落實執行。

 團隊成員經由持續檢討、改善與監測,外科加護病房的氣管內管自拔率明顯下降,實施成果包括:1.氣管內管留置病人自拔管路發生率由實施前2009年0.36%下降到2010年0.20%。2.2010年10~12月使用氣管內管脫離評估流程共59件,成功脫離50件,佔所有脫離件數84.7%,使病人能安全脫離呼吸器。

    醫療團隊合作已成為國際間病人安全促進之新興議題,而團隊間溝通與合作若能有明確標準化作業、清楚劃分工作執掌、完整結構化交班等,便能克服團隊運作的困難與障礙,達成氣管內管留置病患儘早移除之目標,同時可提昇臨床照護品質,建構安全醫療環境,未來本院亦將持續落實執行與追蹤成效,為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