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49期
  • 2012年4月

運用團隊互助與交班策略提升血液透析照護之連續性

腎臟內科 彭渝森主任  

運用團隊互助與交班策略提升血液透析照護之連續性(相關圖片)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接受透析治療的尿毒症病患佔人口的比例高居世界前兩位,對家庭與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在醫療層面,尿毒症患者平均達六十歲以上,憂鬱症、器官老化、和營養不良的問題遠較同年齡人口嚴重,心臟血管疾病更是嚴重的合併症。因此,適當的透析治療不應只限於透析儀器的先進,而是全人照護的具體展現。

 不同於一般門診或住院醫療,血液透析病患需要每週到院接受血液透析兩至三次,表面上看來,這麼密集的回診必定得到最好的照顧。從病患角度而言,我的身體狀況變化是連續性的,初期的疾病變化是不自覺的,一個了解我的醫師能全程照護是最好的,醫病溝通也是最適當的。但現實狀況是,醫院體制下的個別醫師有許多其他醫療業務需要執行,無法單獨照顧所有血液透析病患,而是由數位腎臟專科醫師結合透析護理師組成透析照護團隊,以輪班方式共同照護所有病患。團隊醫療是照護透析病患的必要手段,而團隊效率的良窳與否決定病患的治療成績。

 為發揮團隊效率與強化診療團隊成員間合作,本院引進「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ement:TRM)的理念強化所有醫護人員的行為。本科首先舉辦兩場團隊資源管理的共識會,邀請本院種子教師說明「團隊資源管理」的意涵,再根據本科的作業型態與過去經驗,自2010年6月起,選定「團隊互助合作﹙mutual support﹚」與「結構化的溝通模式﹙ISBAR﹚」作為推行重點。

 每天早上七時起,依據前一天記錄的交班本與預定的透析名單,透析護理師組長就會先開始事前說明(Briefs),提醒今日的重點與特殊事項、分配工作區域與內容;每位護理師則敘述今天的身體狀況,提出可能需要的協助。對於年輕同仁,資深同仁會特別叮嚀注意事項,提醒預定要做的工作,並特別協助處理較困難的事項(mutual support),例如有扎針或機器設定困難的情況發生時,隔壁區域的資深同仁會立刻予以協助,處理問題。

 「醫師,請問您○○病人的狀況是否需要安排檢查呢?上週的超音波檢查報告是甚麼?他使用的藥物是否有重覆?這個藥還有需要繼續使用嗎?降血壓藥是不是太多了?為什麼不再調整乾體重?治療目標在哪裡?病人的心情不好,似乎都沒照時間吃藥,可以適度減藥嗎?」本科鼓勵護理師主動的告知或詢問醫師各種問題、我們認為醫療團隊的建立,需要建立彼此的共識,護理同仁必須了解醫師的決策理由,甚至可以提出問題參與醫療決策,絕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初期可能換來醫師的不悅,認為在病人面前的權威感受到質疑,還要花時間解釋。但是我們發現護理同仁的細心特質與長期和病人的接觸經驗,使醫師能發現許多過去所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減少了醫師的盲點,若有任何遺漏,也都會馬上得到補救,而病人也可以感覺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和任何一位醫護同仁的互動,都能得到重視,更會尊重每位醫護同仁。醫師花時間和護理師與病人溝通,雖然耗時,但能確保醫囑與醫療計畫的落實,贏得更多尊重。

    透析治療只是病人接受醫護照護的一部分,病人接受透析治療的狀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突發病症的處理更須依賴後續觀察與繼續治療方可完成。醫師在每次迴診的紀錄須有效地傳遞給下一班醫師、護理師的透析記錄也須清楚記錄問題的發生、甚至如何和住院病房醫護人員溝通以順利銜接治療,都是完整醫療計畫的前題。本科藉由團隊資源管理的觀念,持續強化交班完整性,首先是建立訊息溝通的管道,除了完整病歷記載,本科制定「交班紀錄本」的使用,將特別的訊息逐日書寫記錄,務求完備,交班的內容更以結構化的溝通模式(ISBAR)進行,亦即「自我介紹、狀況、背景、評估、建議」使彼此能迅速掌握重點,並透過定期舉辦的病歷評比,提醒同仁的紀錄缺失,及舉辦病房會議與科務會議,以溝通彼此的訊息。

    根據統計,透過以上的改變,本院長期透析病患因急性肺水腫而需臨時緊急透析的比例,由每半年的3位下降至0位,因身體不適需至急診處就醫人次也由每半年的75次下降至54次,明顯地減少額外的醫療。照護過程中,在接受團隊資源管理訓練與實際操作後,每位同仁和其他團隊成員溝通更為順暢,降低了溝通問題、避免可能的不良事件、增加團隊合作風氣、提高工作滿意度,病人安全更得到了保障,進而達到病人、團隊、成員的三贏成效。

 運用團隊互助與交班策略提升血液透析照護之連續性(相關圖片)

 


護理師交班時提醒今日照護重點與特殊事項

 

 

運用團隊互助與交班策略提升血液透析照護之連續性(相關圖片)

 

腎臟專科醫師與透析護理師共同討論病人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