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解預防醫學幫健康加分

家庭醫學科 張簡千郁醫師  

瞭解預防醫學幫健康加分(相關圖片)     代醫學發展日益精進,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壽命的延長有顯著的效果。內政部2018年公布「2017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4歲,其中男性77.3歲、女性83.7歲(如:圖一),再加上少子化的影響,整體社會邁入高齡化社會,是未來人口發展趨勢。國發會也預言,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2018年的14.5%,增加至2065年的41.2%。高齡化社會會帶來什麼問題呢?首當其衝的,就是慢性病患的增加(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加重國家醫療的支出。此時,一個新概念就產生了,那就是-預防醫學概念。

何謂預防醫學概念?
  預防醫學是一門研究如何防患於未然的學問,概念是指「以預防疾病的發生,來代替對疾病的治療」,白話文就是「預防勝於治療」,又與中醫「上醫治未病」的境界相呼應。預防醫學概念著重在保持、促進與維護大眾或特定族群的健康,包括:預防傳染病、疾病、殘疾、癌症等,而像是流行病學、營養學、疫苗接種,遺傳學和食藥品監管等領域都能屬於預防醫學概念的一環。如果能預防得宜或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皆可減輕龐大的醫療負擔民眾也會逐漸體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治療醫學對現代疾病治療的限制,由消極的治療疾病轉變為積極的疾病預防與健康維護。

預防醫學的三段五級
初段預防—(1)促進健康
* 衛生教育
* 注重營養
* 注意個性發展
* 合適的工作娛樂休閒環境
* 婚姻座談和性教育
* 遺傳優生
* 定期體檢

初段預防—(2)特殊保護
* 預防注射
* 培養個人衛生
* 改進環境衛生
* 避免職業傷害
* 預防意外事件
* 攝取特殊營養
* 消除致癌物質
* 預防過敏來源
* 高危險群的照顧
* 騎機車戴安全帽
例子
* 各式衛教( 糖尿病、高血壓)
* 成人、老人體檢
* 家醫科的疫苗注射:肝炎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德國麻疹疫苗
目的
* 增進身心健全,以期抵抗各種病原侵襲
* 針對特定疾病,採行各種措施、以避免或減少該疾病發生
  
次段預防—(3)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篩選檢定
* 特殊體檢
* 適當治療
例子
* 個人疾病診斷: 高血壓、糖尿病、痛風
* 社區整合式篩檢、結核病篩檢、骨質疏鬆篩檢
目的
* 治療和預防疾病惡化、避免疾病的蔓延、避免併發和續發症、縮短殘障期間
  
三段預防—(4)限制殘障
* 適當治療以遏止疾病的惡化,並避免進一步併發和繼發疾病
* 提供限制殘障和避免死亡的設備

三段預防—(5)復健
* 心理、生理和職能復健
* 提供適宜的復健醫院、設備和就業機會
* 醫院的職能治療
* 療養院的長期照護
目的
* 使病情不再惡化成殘障
* 使永久殘障的病患得以恢復自立自主能力
  
目前現有的健康篩檢項目
◎兒童預防保健  →1 歲以下給付 4 次, 1~3 歲給付 1 次。內容包括:身高、體重、營養狀態、一般理學檢查、特殊項目檢查、口腔檢查
◎女性子宮檢  →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
孕婦產前檢查  → 妊娠期共給付 10 次
◎成人預防保健  →40 歲至未滿 65 歲,每 3 年給付 1 次, 65 歲以上者每年給付 1 次
◎女性乳癌篩檢  →45 歲以上未滿 70 歲或40-44歲二等親有乳癌家族史者,每 2 年給付 1 次
◎大腸癌篩檢  →50 歲以上未滿 70 歲,每 2 年給付 1 次
◎口腔癌篩檢  →18 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每年 1 次
◎縣市政府的老人檢查針→針對65 歲以上老人,各縣市政府會依老人福利法補助項目不一的檢查,例如胸部 X 光、心電圖、 B 型及 C 型肝炎篩檢
  
預防性健康照顧原則
  健康的定義為生理、情緒、社會及靈性皆處於完全及平衡的統合狀態。應用預防醫學的理論及措施,讓人保持健康為醫護人員最主要的目標,提升整體社會和民眾生活品質。然而,預防性健康照護的範疇非常廣泛,包括:個人習慣、意外預防、感染控制、篩檢、社會經濟等,預防工作的優先順序在各個地方也不相同。例如:傳染病防治、高齡化社會老人健康問題、原住民社區飲酒,甚至是青少女子宮頸癌疫苗的注射補助,皆須考慮民眾的需要、政策執行者與經濟、環境條件的配合。規劃、執行與評估,與不斷地修正與應用。家庭醫學科醫師能有效篩選出廣泛且可預防性疾病之危險因子,提供適當的預防保健照顧,成為預防性照顧的主要提供者。


健康促進政策
* 透過衛教諮詢及相關政策的制訂,來改善個人衛生習慣,以避免形成健康危險因子。
* 透過法令宣傳及強制取締危害健康行為以強化安全性的行為。                                  * 透過相關政策及網路資源,以有效促進預防性健康照護
* 透過宣導相關政策及強制性取締,避免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影響健康

例子:
* 社區健康營造
* 潔牙方式的教導對於預防學童齲齒
* 提倡安全性行為,整合愛滋病宣導工作 
* 制訂菸害防制法、徵收菸品健康福利捐藥、酒癮強制治療
* 孕產婦關懷中心及免費諮詢專線
* 青少年親善醫師門診
* 醫院官方健康app
* 職場健康促進
* 推動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
  
  目前台灣人口結構日趨老化,醫療照護需求增加;癌症、事故傷害及慢性疾病成為國人的主要死因,然而不當的就醫行為造成醫療浪費,不當的生活型態與健康問題,例如:運動量不足而肥胖者多、意外事故死亡率高、青少年抽菸、喝酒及用藥情況氾濫等,都可以透過預防醫學的概念,達到整體健康促進與防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避免後續殘障甚至死亡的後果。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疾病的轉變,健康促進已不得不成為全民健保的主要策略之一。不僅是個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更是社會與政治的行動,必須全員動員個人與社會的力量,創造有力健康的環境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資料
1. 長庚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 歐良修醫師 健康促進維護及預防治
2.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第1章 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3. 預防醫學陳宜民主編
4. 社區醫學訓練手冊陳慶餘劉文俊編著
5. 行政院衛生署  國民健康局http://www.bhp.doh.gov.tw/BHP/index.jsp
6. 耕莘醫院家庭醫學科 林怡君 醫師 預防醫學

瞭解預防醫學幫健康加分(相關圖片)

 

圖一、

歷年國人平均壽命趨勢圖(出處:內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