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新聞

  • 2019年03月20日
  •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

20190320《預防登革熱》滅蚊要及時徹底

《預防登革熱》滅蚊要及時徹底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19/03/20

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時序進入夏天,許多與蚊蟲叮咬相關的疾病又開始蠢蠢欲動,而在台灣最為人所熟知當為「登革熱」莫屬。

亞東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惠紋 表示,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分為Ⅰ、Ⅱ、Ⅲ、Ⅳ四種不同血清型別,每一型都具有致病的能力。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終身免疫,但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所以仍有可能再感染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病毒。病毒經由蚊子叮咬傳播給人類,感染後一般潛伏期為3-8天,但少數人的潛伏期可達14天;在發病的前一天至後五天,患者身上充滿了病毒,這時若又被蚊子叮咬,可能就會把病毒再度傳播出去。

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感染登革熱時症狀輕微,甚至只是感覺怪怪的但卻沒有臨床症狀。一般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是有突發性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骨頭痛、關節痛、噁心、食慾不振及出疹…等現象,又因疼痛常十分劇烈,所以還有個「斷骨熱」的別名。大多數的登革熱患者,都會痊癒且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但如果是重複感染登革熱、年紀大(65歲以上)或帶有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腎病變...等)的患者,就要小心可能會進展為重症「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典型登革熱致死率低於1%,但若演變成登革熱重症,致死率會超過20%。發現下列「危險徵象」務必儘速就醫,因為此時進展為登革熱重症的機會大增。

登革熱症狀:嚴重的腹痛或持續性的嘔吐、出血徵兆(吐血或有咖啡色的嘔吐物、黑色大便、皮膚有出血點或大片瘀青…等)、明顯的倦怠,休息也不見好轉、坐立難安(小孩可能用哭鬧、不易安撫來表現)、沒發燒時四肢冰冷、臉色蒼白、六小時以上沒有解尿、呼吸困難甚至意識狀態改變等。

預防重於治療,減少蚊子和不要被蚊子叮到才是王道。臺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喜歡棲息於室內容器,而白線斑蚊則比較喜歡室外,一天之內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到戶外活動務必做好防護措施。另外就是減少病媒蚊孳生,清除所有積水容器讓蚊子幼蟲孑孓無法生存

至市場、公園或高病媒蚊區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使用捕蚊燈或電蚊拍消滅蚊子,蚊香僅具驅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