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診時偶爾會遇到病人問到:「醫師,我最近看報紙都很吃力,尤其是股票行情的小字都看不清楚,我的眼睛是不是有問題?」
其實這類的病人,眼睛並不是真的有病變,只是因為年紀到了而開始出現老花眼的症狀。「老花眼」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人才步入不惑之年不久就有了老花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各種不同距離的物體,若要清楚地呈像在視網膜上,必須要靠眼睛水晶體形狀的改變來調節焦距。年輕人的水晶體柔軟而富彈性,所以具有極佳的調節功能,若您是正視眼的人(無近視、遠視或散光問題),看遠看近都不會有問題;但在四十歲之後,水晶體調節力開始變差,而無法將遠近不同物體都清楚聚焦投影在視網膜上,造成看近物時模糊的現象,這是一種生理自然老化的過程,我們稱之為「老花眼」。
所以老花眼一般都是從40歲左右開始出現,但根據原本是近視、遠視或正視眼的不同,表現出的老花症狀早晚也有所不同。老花眼的症狀起初是在光線不夠亮的情況下,閱讀小字會看不清楚、眼睛容易疲勞,看書沒多久就老眼昏花,眉頭處常會酸痛,此時遠視或正視眼者需將書或報紙拿遠、近視眼者則需摘下眼鏡,才能幫助閱讀。
老花眼是上了年紀(一般是40歲左右)的人都會遭遇的,只是發生年齡的早晚會因人而異。有些人認為有近視眼就不會有老花眼,這是不正確的,因為老花眼與年紀有關,不論是近視、遠視或散光眼的人都會有老花現象,只是近視的人本來配戴的近視眼鏡為凹透鏡,可以中和因老花眼需要的凸透鏡,所以近視的人雖有老花,但看近物時可能將近視眼鏡度數降低或摘下即可,似乎老花眼的現象較延遲;至於遠視的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可能在四十幾歲就需要配戴老花眼鏡來看近物了。
要減輕老花眼的症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眼鏡,另外也可以依據個人需要配戴雙焦點、三焦點或多焦點漸進式的鏡片,此法雖然方便,但要注意並非每個人都能適應此類眼鏡。此外因為調節能力隨年紀增加會更衰退,所以大約每隔三至五年需要再調整度數。有些人因為不太願意面對眼睛老化的事實而抗拒戴老花眼鏡,可能會使症狀更加重、眼睛更疲勞,而造成生活上的不便。由於老花眼是眼睛生理老化過程中所表現的症狀,所以並無藥物、食物或運動可以治療或預防它的產生。所以為了您眼睛的健康及生活上的便利,還是及早配戴一副適合您的老花眼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