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口腔癌及其癌前病變

牙科部暨口腔外科 郭英雄主任  

認識口腔癌及其癌前病變(相關圖片)

  腔癌是長在口腔內、外的癌,視其部位包括口唇癌、頰癌、舌癌、牙齦癌、癌、口底癌、顎骨癌等,90%以上多屬於鱗狀細胞癌,其他尚有疣狀癌、黏液表皮樣癌、唾液腺癌和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如肝癌、胃癌等。

   衛生署公告國人十大癌症,口腔癌已躍居男性五大癌症之第四位,僅次於肝癌、肺癌、結(直)腸癌,每年約有1500~2000名新增病例,這與台灣民眾酷嗜菸、酒、檳榔有關,有這三種口腔惡習罹患口腔癌的機會是全無此習慣正常人的123倍。菸草含有尼古丁,除對肺臟及氣管直接傷害外,對口腔粘膜刺激也很大;酒精濃度高的給口腔黏膜摧殘更深,喝多了也傷到肝臟,國人應酬舉杯必乾,難怪肝硬化、肝癌榮登癌症之王座。尤其檳榔危害最大,本身已含很多致癌酚類化學物質,加上紅灰、白灰等鹼性環境,又添加荖藤、荖花等有黃樟素毒物,共同破壞牙齒、口腔黏膜,更促進癌變。

   口腔癌來臨前有些徵兆,常見的有:

1.口腔粘膜纖維化,張口困難,舌頭運動不靈活

2.白斑、紅斑或紅、白斑,出現黏膜顏色不是正常的粉紅色,而是白色、紅色,棉棒去不掉的

3.黏膜破皮兩個星期以上不好的上皮變異

4.黏膜上皮增生,亦即多長一塊息肉,逐漸增大等,此時就得趕快去找牙科、耳鼻喉科、口腔外科等醫師鑑定。

   如果口腔癌前病變不處理或照常吸菸、嚼檳榔的話,不多久就轉變為真正的口腔癌了。台灣最常見的口腔癌是頰癌及舌癌,前者有的頰黏膜潰瘍超過兩星期、持續擴大、周圍有硬結、張口受限、有流血現象,逐漸嚴重時,向外穿破臉頰皮膚,上、下同時進行則波及上、下顎的牙齦,甚至顎骨。而後者舌癌多半白斑增厚、潰瘍不癒、腫瘤有硬結、舌頭運動不靈活,造成說話不清、吞嚥困難,倘不來就醫,侵犯口底、舌根、食道等處,就影響飲食及呼吸了。

   口腔癌不只在口腔周圍蔓延,也會有淋巴結及其他部位的轉移,多半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常見的轉移有肺部、脊椎等,所以一旦切片檢查證實有口腔癌時,最好住院施行癌症系列檢查,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可測知腫瘤的位置、大小及有無淋巴結的轉移,胸部X光、全身骨掃描及腹部超音波如無遠處轉移,才能進行手術,否則只能化療或局部電療。

   患者及其家屬常問道癌症是第幾期?治癒率如何?口腔癌臨床分期只有分四期,要看TNM,即T代表腫瘤,2公分以下為T1,2至4公分為T2,4公分以上為T3,侵犯至另一組織則為T4。N代表頸部淋巴結,患者同側、對側或雙側可觸摸到就算數,馬上進入第三、四期了。M代表遠處轉移,有就是第四期。通常,第一、二期五年存活率75%,第三、四期30%,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有治癒的希望。

   口腔癌手術是第一選擇,病理報告如切除乾淨,又無頸部淋巴結轉移時,術後定期觀察即可,一年內者一個月回院一次,兩年者兩個月一次,以此類推,看到五年,如無復發或轉移,每半年或一年一次即可。如果有淋巴結轉移,或無法切除乾淨,則須術後加上化療或電療。

   手術會造成臉部變形,化療時會食慾不振,電療後張口困難、頸部變硬、放射線性蛀牙、顎骨壞死等副作用及後遺症,導致生活品質不良,想到活得不快樂或沒有尊嚴時,應該馬上戒除菸、酒、檳榔,有口腔癌前病變或口腔癌時,趕快就醫,癌症非絕症,只怕不來醫。筆者40多年臨床經驗,去年出版第13本著作「抗癌心聲」,有40多位存活超過5年~20年患者的告白,「經驗必須記取,病例不能遺忘。」可資借鏡。

認識口腔癌及其癌前病變(相關圖片)

 

抗癌心聲發表會於2007年7月23日在台大舉行,口腔癌病友們踴躍參加

 

認識口腔癌及其癌前病變(相關圖片)

 

頰癌是由口腔內頰黏膜開始癌變,潰瘍、腫脹逐漸擴展至臉頰而穿孔。

認識口腔癌及其癌前病變(相關圖片)

 

舌癌多半發生在左或右側緣,伴隨白斑、糜爛、硬結等現象,影
      響發音、味覺及吞嚥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