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常見的傷害與預防

急診醫學科 謝宗宏醫師  

夏日常見的傷害與預防(相關圖片)      炎夏日,進行各類戶外活動,常有熱傷害的發生,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夏季高溫常可超過37。C, 更必須小心預防。

     熱傷害是一連續性的疾病,從輕微的熱疹、熱水腫、熱暈厥、熱痙攣及熱衰竭到嚴重危及生命的熱中暑都有可能發生。

     熱疹是指一種斑狀丘疹,通常發生於被衣物覆蓋的區域,因汗腺阻塞發炎所引起。初期呈現發紅、化膿樣出疹,此時可用抗組織及含有chlorhexidine成分的軟膏或乳液治療。若進一步阻塞毛孔引起發白狀丘疹,則須使用含可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及1 %水楊酸口服藥物治療。

 熱水腫是因為皮膚血管擴張引起組織間液蓄積在手足所引起,它會在數星期內自癒。治療包括患肢抬高,嚴重病患可用加壓袋。至於利尿劑則不應該使用,它會惡化脫水的現象。

 熱痙攣常見於運動流汗流失水分、還有鹽分,未適時補充運動飲料或含盬的水份所造成。若只補充水分,易引起低血鈉。熱痙攣體溫可能升高或正常,常見肌肉疼痛抽筋,特別是小腿、大腿及肩部。熱暈厥則因為體液不足,周邊血管舒張,血管本體運動張力降低或個人體質適應能力不佳所造成。二者治療均包括在陰涼處或冷氣房中休息, 口服電解質液或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

   熱衰竭是一種臨床症候群,是指曝露於熱環境中而有以下部分或全部徵候:頭痛、虛弱、頭暈、噁心、嘔吐、肌肉疼痛、複視、呼吸喘、心跳快、姿態性低血壓。熱衰竭是在高溫的環境中活動,為了散熱而流汗過多、皮膚濕冷,體溫往往升高,但有時體溫也會維持正常。治療包括在陰涼處或冷氣房中休息,有時還需再吹電風扇, 並口服電解質液或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

   熱中暑者會有中樞神經異常(包括意識不清、躁動、抽筋、昏迷等)及嚴重高體溫(中心體溫>40.5。C),及無汗的中暑表現。這三個主要症候中,只有中樞神經異常,才是診斷中暑的唯一必要條件, 高體溫及無汗,在大家看到病患時並不一定都會表現出來。熱中暑常由於曝露於高熱、高濕度、沒有風的環境或職業場所中造成,也就是暴露於高溫環境中,沒有有效散熱所致。天氣溼度是影響人體散熱最重要的因素,在台灣夏季高溫及高溼度氣候下,人體散熱更為不易。熱中暑的現場處理原則是離開高熱環境,維持呼吸道暢通,給予氧氣,並要達到迅速降溫至40。C以下,所以必須脫掉衣服、潑冷水, 在陰涼處或冷氣房中休息,再吹電風扇,置冰袋或冰毛巾於身上,立即送醫。

    預防熱傷害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在濕熱的環境活動。但非活動不可時,則應採取預防措施,譬如要撐傘、戴帽子(帽緣要寬),穿淡色棉質易散熱的衣服,常補充運動飲料或含盬的水份,以補充流失的鹽分。

   每到夏天,大家都愛玩水,與水有關的環境是許多人娛樂的重要資源。台灣四面環海,每年溺斃的人數都在千人以上。 意外通常發生在年輕、健康、且有生產力的人身上,對社會資源是很大的損失。最近幾年娛樂性潛水活動逐漸風行,潛水意外也有增加的趨勢。

    溺水主要是因窒息缺氧而死亡,因此在治療時特別須給予高濃度的氧氣。溺水定義為沉於水中的病患存活超過24小時,而溺斃則是指病患沉於水中的病患存活未超過24小時者。二度溺水(secondary downing)是指病患發生延遲性肺水腫而死亡,通常發生在急救後12小時,也可能延長至72小時。如果接觸到水引起的突發性死亡,通常是冷水,稱為溺水症候群(immersion syndrome),可能是由於迷走神經的過度刺激而造成嚴重的心跳過緩或心臟停止,進一步導致意識喪失與水分吸入肺部。根據統計,10-15%溺斃患者沒有明顯的水進入肺內,此為乾溺(dry drowning),指的是由於一開始在水中掙扎引起喉部痙攣,防止水份進入肺部,由於呼吸道阻塞與窒息導致死亡。另外85-90%溺斃患者則有明顯的水進入肺內,此為濕溺(wet drowning)。嘗試從濕溺的患者將肺中的水引流出來是不必要的,99%肺裡的水是壓不出來的,相反的,壓出胃裡的水,會增加肺吸入的危險,所以,急救時只要進行一般的CPR即可。

     隨著台灣海域的開放,神秘美麗的海底世界,一定會吸引更多人加入潛水活動。所以我們更應了解水中環境的改變,對身體所產生的影響。在海水中大約每下降10公尺,所承受的壓力將增加一大氣壓。水中也是一個溫度低、潮溼、聲光狀況改變及高密度的環境。

    潛水夫病或減壓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是在身體由較高大氣壓力進入較低大氣壓力的環境時,引起溶解在血液與組織中的氣體釋放出來,通常大部份是氮氣。通常這些過量的氣體會經由肺臟無害地呼出體外。但是如果壓力的改變太快,氣泡就會在血液與組織中形成。導致的徵象與症狀稱為減壓病。減壓病可分為第一型與第二型。其中第一型減壓病特徵是在大的關節會有深部疼痛或搏動性疼痛,通常發生在肩關節與肘關節,因而使活動更困難。如果氣泡在腦部、脊髓、心臟、肺臟、或內耳形成就會產生潛在性的致命影響,稱為第二型減壓病。第二型減壓病的特徵包括麻痺、呼吸困難、咳血、麻木與刺痛感、頭痛、聽力障礙、頭昏、或喪失反應。

    氣壓創傷(barotrauma)發生在身體由一種壓力環境移動至另一壓力下,存在體內某些空腔中的氣體無法與大氣壓力平衡所導致。體內空腔與大氣的壓力差會使這些空腔塌陷或擴張,會造成組織傷害。通常侵犯的區域是外耳、內耳、中耳、鼻竇、及肺臟。

    氣泡栓塞(air embolism)是第二常見在潛水者造成死亡的原因,僅次於溺斃。可發生於潛水者上昇時壓力急遽降低。在上昇時肺中擴張的氣體衝破肺泡進入肺靜脈,氣泡回到心臟後,經由主動脈轉入心臟、腦等處,形成氣泡栓塞。氣泡栓塞的徵象與症狀各有不同,與阻塞的血管有關,腦部是最常侵犯的部位,如急性中風發作。在少數的病患,氣泡會進入冠狀動脈形成阻塞,可產生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臟停止。不像減壓病,即使潛水僅4呎深,上昇時仍可產生氣泡栓塞。

    在與水有關的環境工作與娛樂相當熱門,但同時也是傷害的常見來源。如果能夠對傷害有多一分的了解及妥善的預防措施,那麼大家就可以擁有安全而快樂的夏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