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總膽管截石術

一般外科 陳信安醫師  

腹腔鏡總膽管截石術(相關圖片)總膽管的位置和功能
    膽管是位於人體右上腹的一個管狀構造,為輸送膽汁到十二指腸的重要構造。 膽汁由肝臟所分泌,主要功能在幫助身體分解吸收含脂肪食物。平常膽汁貯存於膽囊內,當人體吃下含有脂肪的食物時,人的身體會分泌酵素導致膽囊收縮,膽汁由膽囊經過總膽管輸送至十二指腸內讓脂肪乳糜化(即讓脂肪變成微小顆粒),然後脂肪才能在小腸中消化吸收。

總膽管結石的成因
    膽管結石的致病機轉可分為原發性結石、次發性結石及再發性結石。
1.原發性結石:多發生於膽道感染或寄生蟲感染後,並以色素結石為主,常見於西方國家,東方人較為少見。
2.次發性結石:這是大多數的總膽管結石。原發於膽囊內的結石,經由膽囊管排至總膽管內,所以約10~15%的膽囊結石病人,會併發總膽管結石;然而有總膽管結石者,卻有90%合併膽囊結石。
3.再發性結石:為膽囊切除或膽道截石術後,再發的色素性結石,膽道構造異常或膽汁滯留是其主因。

總膽管結石的症狀
    總膽管結石的臨床症狀,發生在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輕者完全沒有症狀,有的僅在抽血時呈現輕微的肝功能(GOT, GPT, ALP,r-GT)的異常,或是接受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膽管擴大才知道有結石,甚至於有人在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實行術中膽道攝影時才發現。根據本院的統計資料,因膽囊結石或膽囊炎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病患,約有6%會發現總膽管結石。
至於有明顯症狀者,主要是因為膽管結石塞到膽管狹窄處或接近總膽管出口處所引發的合併症,例如:膽管炎、胰臟炎、肝膿瘍,才進而發現有膽管結石的存在。總膽管結石引發的膽管炎,典型症狀是發燒、右上腹疼痛、黃疸。有時總膽管結石形成的黃疸還會使糞便的顏色變淡,甚至有類似白色陶土的樣子,因此特徵則可區別肝硬化、肝炎所形成的黃疸。總膽管結石也可能引起胰臟管的阻塞,導致胰液排出不順、進而產生胰臟炎,患者會有劇烈上腹疼痛,並反射至背部、噁心嘔吐、血清胰臟酵素上升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導致壞死性胰臟炎。

總膽管結石的診斷
   除了實驗室檢查以外,有一些影像檢查可以幫助診斷總膽管結石
1. 超音波:膽道疾病最主要的檢查,是一種無痛性、無傷害、快速且方便的檢查。可以發現膽管擴張或發現結石,但準確度和操作技術及經驗有關,同時也可能受肥胖和腸道氣體的影響,因而降低準確度。
2. 電腦斷層掃描(CT) :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很普遍的檢查,也常用來診斷總膽管結石,可發現膽道擴張、或發現結石,同時也可以和其他造成黃疸的的原因做鑑別診斷。
3. 膽胰鏡(或稱「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術」(ERCP)):這是膽道結石常做的一種檢查。它就像做胃鏡一樣,將內視鏡置入十二指腸中段,由內視鏡伸入小管進入膽管,打入顯影劑再照 X光顯現出膽道結構和異常。可以同時診斷和治療總膽管結石。
4. 磁振造影膽道攝影(MRCP):是利用磁振造影的方法顯現出膽道系統的影像,診斷效果和膽胰鏡類似,但沒有吞內視鏡的痛苦、侵入性及併發症。
5. 經皮穿肝膽道攝影(PTC):這種檢查方法是使用細針經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導引,由皮膚將顯影劑打入肝管及總膽管內,將膽道系統顯現出來。檢查時通常也會同時放入一條引流管,將膽汁引流出來,以處理膽管阻塞造成的黃疸及發炎。因為這項檢查或治療要穿刺肝臟,故而有較大侵入性及引發包括內出血等併發症的可能。但是,當有黃疸或是總膽管阻塞、其他檢查或治療失敗而病情危急時,醫師會建議這項檢查及治療。
6. 術中膽道攝影: 為本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常規檢查,除了可以得到和膽胰鏡一樣的像之外,同時可以避免總膽管受到損傷,若發現有總膽管結石也可一併處理。為此項技術的門檻較高,需要有經驗的外科醫師才可為之。

總膽管結石的治療
    總膽管結石的治療大多以膽胰鏡併乳頭切開術(EPT)為主,處理完後再行膽囊切除術以避免再發,但對於膽胰鏡失敗的病人,外科手術則是唯一的方法。外科手術可分為傳統和腹腔鏡兩種
1. 傳統手術: 在右上腹肋骨下斜向切口約15-20公分,先將膽囊摘除之後,把總膽管切開並取出結石,有時還須透過術中膽道鏡以協助取石,之後置入引流膽汁用的T型管。它的好處是成功率高、可以直視和接觸,但是傷口大、術後復原慢,約需住院7-10天。
2. 腹腔鏡手術: 傷口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同。具有手術時間短、傷口極小、傷害較少、術後的疼痛和不舒服程度輕及迅速復原等優點。而且患者只需住院3-5天,一週之內即可從事正常活動。但腹腔鏡總膽管手術的技術較為困難,有此能力的醫院較少。特別是合併有膽囊結石及總膽管結石的病人,若不希望分兩階段處理 (膽胰攝鏡處理總膽管結石,再加上腹腔鏡手術摘除膽囊),可以選擇一次腹腔鏡手術,同時處理總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

   本院自89年8月完成首例總膽管結石的腹腔鏡治療以來,目前總膽管結石腹腔鏡治療已成為常規手術。病患術後除T形管及引流管外,傷口大小就如同腹腔鏡膽囊切除一般。若是病患僅有單顆結石或外科醫師認為再發機會不大時,可免除T形管的置放,病患大約後3-5天即可出院,疼痛也可大幅減輕。甚至還有病友曾在多年前接受胃部手術,後來發生膽道結石,仍可以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但對於急性膽囊炎黃疸病患,上腹部曾經手術及膽囊切除術之病友是否可用此種術式治療,仍須腹腔鏡專門醫師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