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29期
  • 2010年8月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血管內治療

心臟血管外科 陳哲伸醫師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血管內治療(相關圖片)
 「中風」和「心肌梗塞」是國人十大死因的重要疾病,也是一般民眾熟悉的疾病。而這兩種疾病都是因為「動脈血管阻塞」所造成。腦部動脈阻塞造成「缺血性中風」;心臟上的冠狀動脈阻塞,則造成心肌梗塞。由於這兩個重要器官的動脈阻塞,會有危及生命的嚴重狀況,因此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同樣是下肢動脈阻塞所造成的「周邊血管阻塞疾病」,卻嚴重缺乏認知。若沒有儘早診斷、治療,而導致「肢體潰爛」、「截肢」的悲劇不斷在社會各角落上演。

   動脈血管是全身連通的,造成動脈阻塞的危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因素會在全身的動脈血管都造成動脈硬化,因此心肌梗塞的患者,同樣也是中風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危險群。根據統計,糖尿病會使下肢動脈阻塞的風險增加四倍;抽菸會使動脈阻塞的風險增加三倍;而高血壓和高血脂則各會增加1~2倍的風險。在下肢動脈逐漸狹窄與硬化的過程中,通常會先產生所謂「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就是下肢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給,行走一段距離之後就會有腳痠、腳痛的感覺(最常見的部位是小腿肚的肌肉);休息一段時間之後症狀會得到改善,才能夠再繼續行走。間歇性跛行的症狀不像心絞痛那麼顯著,患者多半只是不自覺地減少行走,而沒有及早求醫,直到足部發紺,傷口潰爛、歷久不癒的時候才到門診或急診求醫,這時候動脈阻塞往往已經相當嚴重,清瘡或截肢常已無法完全避免。

    基於一般民眾對這項疾病認知不足,為了提高民眾的認知,心臟血管外科曾在院內舉辦篩檢活動,宣導「早期發現周邊動脈阻塞、早期治療」的觀念。對於懷疑自己有「間歇性跛行」症狀的人,檢測方法其實很簡單。全身血管是「連通」的,因此下肢血壓和一般常測量的手臂血壓應該是近似的,若下肢血壓顯著低於手臂血壓,則很有可能已罹患「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應該至醫院接受進一步的影像檢查(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或血管攝影…等)。

 近幾年本科的努力讓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治療,有了長足進步。早期,面對阻塞的動脈,多半必須完全以繞道手術的方式。但是繞道手術有幾點困難之處:
第一、 若發生阻塞的血管位於身體深處,如腸骨動脈,則必須開腹進行繞道手術,這是很重大的手術,患者術後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復原。
第二、 由於患者就醫較晚,動脈硬化的狀況往往相當嚴重,整條血管都嚴重硬化,增加縫合的難度。加上靠近足部的動脈直徑都很小,繞道必須使用自體靜脈為材料,會在已經循環不良的腿上多加數道手術傷口。
第三、 許多患者同時有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的病史,身體狀況較差,則承受手術的體力不足。

   本科於2003年起即開始使用手術室內的血管攝影系統,進行「血管內治療」。初期多半用來治療洗腎患者的動靜脈廔管,之後逐漸將應用範圍推廣至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治療。因為血管是全身連通的原理,我們從兩側鼠蹊部打針,利用各種特殊的導管材料,穿過狹窄或阻塞的動脈,然後用氣球擴張,支架置放的方式,打通動脈血管。即便患者阻塞嚴重,鼠蹊部完全摸不到脈搏,我們還是可以利用「超音波導引」的方式完成動脈穿刺。由於是使用動脈穿刺的方式,因此完全沒有傷口,僅需要低度的麻醉,不需插呼吸管,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與風險。術後在恢復室立即甦醒,之後在一般病房配合平躺6~8小時即可。目前本科以「血管內治療」來治療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數,已經遠遠超過傳統的繞道手術。

   以去2009年1~8月為例,本科執行了115例周邊動脈疾病的治療,其中有84例使用了「血管內治療」,比例達73%。即便其中有些患者仍須繞道手術,但輔以血管內治療,還是可以將手術的侵襲性大大降低,並減少手術時間,讓患者能夠更安全地完成治療。

  「微創手術」是外科手術未來的趨勢,「血管內治療」使得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治療也搭上這列微創的列車。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血管內治療(相關圖片)

 

小腿本有三條主要動脈(在三條虛線所標示處),現在一條都看不到了!患者因而足部壞死、潰爛。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血管內治療(相關圖片)

 

 

我們用很細的導線,艱困的挖出了其中一條血管(如三個箭頭所指),輔以氣球擴張術,可以看到血液終於下到足部了!雖然患者血液供應仍然不足,但足夠傷口癒合,使患者免除截肢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