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78期
  • 2014年9月

淺談伊波拉病毒(Ebola)

感染科 蔡茂松醫師  

淺談伊波拉病毒(Ebola)(相關圖片)薩伊種在西非大爆發


『驚!新世紀黑死病 伊波拉病毒恐從非洲擴散』
『醫生不幸感染此病毒,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這個疫情是史無前例的,絕對還沒有得到控制,而且情況不斷惡化....很多地方的人被感染,但我們並不知道。』

  以上是最近幾週的報紙內容,信息中傳遞了恐懼與害怕,但是我們還是不知道「是什麼」、「從哪裡來」、「該怎麼辦」?

伊波拉病毒是什麼?
  伊波拉病毒是迄今所發現的病毒中致死率最高之一,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礙、微血管滲漏和休克,患者有極高的死亡率。

  分類上,伊波拉病毒是絲狀病毒科中的一個屬,是一種感染脊椎動物(主要人類和靈長類)的病毒;根據臨床表現,伊波拉病毒為出血熱病毒這個雜牌軍的一員,其他包括裂谷熱病毒(裂谷熱)、剛果出血熱病毒(剛果出血熱)、拉薩病毒(拉薩熱)、黃熱病毒 (黃熱病)及我們比較熟悉的登革熱病毒(登革熱)。

  就病毒學上,伊波拉病毒屬(Genus Ebolavirus)這個屬分目前已知有五種:本迪布焦種(Bundibugyo)、薩伊種(Zaire)、蘇丹種(Sudan)、雷斯頓種(Reston)與塔伊國家公園種(Ta? Forest),雖然同為伊波拉病毒屬,但是這五種對人類的威脅各有不同。

  舉例而言,薩伊種是在1976年被發現,引起多次的大規模爆發,死亡率約在57-88%。蘇丹種發現和四次的流行(三次在蘇丹,一次在烏干達)有關,死亡率約有50%;本迪布焦種在2007年烏干達流行死亡率較低約為30%;塔伊國家公園種只過感染1人,並沒有造成死亡;雷斯頓種目前認為並不會造成人類的疾病。

  感染後的潛伏期2-21天,初期常見的症狀為高燒、倦怠、肌肉痛、嘔吐及嚴重腹瀉,開始只有約一半的人會有可見的出血症狀,早期症狀容易被誤認為瘧疾、傷寒或腦膜炎等其他問題。重症者常伴有全身出血、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可惜的是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

從哪裡來?
  目前認為伊波拉病毒是人畜共通的病原體,在中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由多種的水果蝙蝠所帶原。傳入人類最有可能是因為人類直接接觸蝙蝠或牠們的排泄物/分泌物,另一種可能先傳到其他靈長類,再經由人與靈長類,如:猿類的直接接觸。

傳染途徑
  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方式一般相信是直接接觸傳染。病毒通過粘膜、有缺損的皮膚、或通過腸胃道感染。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被感染的人似乎都直接或是間接接觸受感染的病人或屍體。在1976年的流行,發現是重複使用受汙染針頭所造成的。

  患者在潛伏期內不具傳染性,一旦開始出現症狀,就具有傳染性。傳染?隨病程演進而增加,目前認為無任何防護措施而接觸出現嚴重症狀的病患(嘔吐、腹瀉、出血)或屍體,被感染的危險性最高。曾有研究報告患者痊癒後7週內其精液仍有病毒存在,可傳播疾病。

該怎麼辦?
預防和治療
  在出現伊波拉疫情的地區,醫護人員在缺乏有效的藥物和疫苗的情形下,控制此項疾病有賴於適當處置病人及其密?接觸者,進行隔?疑似和確定病?、穿戴不透水的衣服和手套、戴穿防面罩和護目鏡,以防止病患體液飛濺。

  一般民眾的預防方法還是避免與伊波拉感染者直接接觸,減少與黑猩猩、猩猩、蝙蝠、野豬等具高危險傳染動物的接觸,勿撿拾動物的屍體或對它們的生肉進行烹飪。

  消毒也是防疫措施的重點,已知漂白劑的成分次氯酸鈉(sodiumhypochlorite)、甲醇(methyl alcohol)、紫外線、肥皂、清潔液都能殺死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在非洲造成流行的另一項因素是流行地區的基礎設施不足,較先進醫療體系的國家伊波拉病毒較難傳播,拋棄式的醫療器械和手套以及完整的護理系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傳染途徑。

  1995年,電影《危機總動員》描繪出伊波拉病毒對人類的影響,當時電影還是賣座片,並贏得多項大獎。二十年來,伊波拉病毒的威脅依舊存在,在大家淡忘時,又一次突襲我們,神秘的面紗,尚未完全揭露,治療的藥物尚待科學家的努力,我們能掌握的只有預防感染!
  
資料來源
1.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伊波拉病毒出血熱>>
  
淺談伊波拉病毒(Ebola)(相關圖片)

 

 

 

  
絲狀病毒爆發流行
截至2014年8月1日,西非的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與奈及利亞等四國,出現1,603起病例,其中887例死亡,致死率達到55%

 淺談伊波拉病毒(Ebola)(相關圖片)

 

 

 

 

在非洲,果蝠被認為是可能的天然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