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能躲過『新冠病毒』的攻擊嗎?

心臟血管內科 蔡浩元醫師  

心臟能躲過『新冠病毒』的攻擊嗎?(相關圖片)新冠肺炎底下的世界
  新冠肺炎的疫情帶給全世界的影響無遠弗屆,從一開始對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懼,慢慢延伸到對疫苗的種種擔憂。然而過度的恐慌和焦慮,除了延誤既有的慢性疾病,喪失預防接種的機會外,甚至衍伸出精神方面的憂鬱.認識它及面對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才是上策。我將從心臟科醫師的角度,探討新冠肺炎和心臟之間的關聯。

新冠肺炎對心臟的影響
  新冠肺炎的感染,特別容易造成老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因嚴重的併發症而產生急性呼吸衰竭、心因性休克、血栓症、甚至是死亡。而其雖視為呼吸系統疾病,但全球累積的經驗卻發現高比例患者出現明顯的心血管併發症。這是因為新冠病毒攻擊的主要目標除了上呼吸道之外,還會攻擊心臟以及動脈跟靜脈的內皮細胞,因此容易造成心臟細胞受損、心肌炎、血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肺動脈栓塞等。

  健康的急性患者,常出現的一般症狀包括心悸、胸悶、胸痛、喘、疲累以及盜汗。其實這些症狀就如同一般感冒,都可能合併出現,大約兩三天內就能自動好轉。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即使沒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心臟都可能有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在美國醫學學會心臟期刊(JAMA Cardiology)針對100位新冠肺炎痊癒的患者發表的研究中,即使其中有將近七成的患者是無症狀或輕症者,經由心臟核磁共振檢查卻還是發現有八成的患者其心臟細胞出現發炎異常,有七成的患者其代表心臟受損的心肌酵素會上升。這結果雖然讓人擔憂,但這些人其實沒有任何心臟方面的不舒服,因此這研究對於臨床的影響還沒有定論。

  除了病情嚴重的人可能表現心臟不適的症狀外,患有潛在心臟疾病的人如果感染,更有可能加重病情。根據《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中,高達四成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而在重症患者中也有將近兩成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主要的原因為肺部發炎浸潤嚴重,導致肺泡氧氣交換下降,血氧降低,間接導致心臟肌肉氧氣供給不足,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本來血管阻塞缺氧的情形,而造成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肺部狀況不佳也可能導致肺動脈壓上升,引起右心衰竭。再者,新冠病毒也可能直接攻擊破壞心臟肌肉細胞,或透過免疫反應導致心肌炎,續而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休克。因此不管輕症或是重症,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感染以及接種疫苗。

新冠疫苗的副作用
  打疫苗目的就是要誘發免疫反應,因此確實可能產生不適感,甚至造成身體血行動力學的變化,讓原來舊有的慢性疾病突然間的急性惡化,需要住院治療或是死亡。但是若拿初期中國大陸以及歐美感染的死亡率相比疫苗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機率,接種疫苗還是利遠遠多於弊。就臨床來看,不管是哪種疫苗,最常因接種疫苗來醫院看診的原因,主要有疲倦、心悸、胸痛、呼吸喘、心律不整、四肢痠麻等等。其中絕大多數都能自行好轉,少數需要藥物幫助緩解症狀,只有絕少數會演變成致命危險。
  
  AZ疫苗最常擔心的是血栓副作用,常見為靜脈型血栓,包括腦部靜脈竇栓塞、下肢靜脈栓塞、腸繫膜靜脈血栓以及肺動脈栓塞。主要症狀分別為持續的頭痛、患肢腫脹疼痛、腹痛以及呼吸急促喘,動脈血栓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等也偶有所聞。
  
  而莫德納以及BNT疫苗則以心肌炎/心包膜炎列為最令人憂心的副作用。心肌炎是心肌細胞因免疫反應引發發炎現象,使心肌細胞損壞,導致心臟收縮能力減弱,誘發各式的心律不整,嚴重者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心包膜炎則是包覆在心臟外一層薄膜的急性發炎,症狀通常是胸痛,尤其深吸氣或躺下時更加嚴重,可能合併發燒、心悸等症狀。此類副作用較常發生於年輕人以及男性,通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後。一般在接種疫苗後1至5天(中位數為2天)內出現。雖多數個案需要住院觀察治療,但大多數病程輕微、對治療反應良好。
  
居家該注意的警訊
  在接種AZ疫苗的3到28天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嚴重腹痛、下肢腫脹疼痛、嚴重胸痛或是呼吸困難,需考慮是否發生疫苗引起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請儘速就醫尋求專業醫師診療。在接種莫德納或BNT疫苗的一周內若出現胸痛、心悸、暈厥、運動耐受不良,也同樣該儘速就醫。
  
  接種疫苗後注意血氧,生活飲食要規律正常,補充足夠的水分 (腎臟或心臟衰竭者除外) ,隨時用手按一下脈搏,感覺心臟跳動是否規律。我們不要畏懼疫苗,不要過度擔心,但是要了解它可能的影響,以保障我們身體的健康。

心臟血管內科 蔡浩元醫師
專長: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肌梗塞、心導管治療、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術、周邊血管阻塞、心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