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262期
  • 2021年9月

精準醫療科技 婦科疾病的蛻變及創新

婦產部 陳奐樺醫師/陳彥錚醫師/蕭聖謀主任  

精準醫療科技  婦科疾病的蛻變及創新(相關圖片)       療科技的進步創造了人類的健康福祉,各項推陳出新的醫療行為也顛覆了許多傳統的治療方式。亞東醫院婦產部與時俱進,在過去十年不斷精進知識與技術,在婦癌、一般婦科、生殖醫學科等方面都做出創新與改進以跟上時代的腳步,在文章中逐一介紹。

腹腔內化療(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及腹腔內溫熱化學治療(HIPEC)
      腹腔內化療就是直接將化學藥物注射到腹膜腔內,可以較高的藥物濃度(為血液中濃度的20-1000倍)達到局部腫瘤毒殺的效果(圖一)。這種療法對於第三期卵巢癌且接受過減積手術的病患,效果最明顯;尤其是腫瘤清除得越乾淨,化療效果越好。而腹腔內溫熱化學治療是利用高溫結合腹腔內化學治療的方式,其高溫作用可以增加藥物穿透能力,因此增加化學治療的療效。本院婦產部自2014年開始推行腹腔內化療,為台灣少數幾家率先引進此技術的醫學中心,更領先在2020年發表了世界首篇證實其臨床腹腔內化療比每週一次的劑量密集化療有更好存活率的論文。
  
 精準醫療科技  婦科疾病的蛻變及創新(相關圖片)

 

圖一、腹腔內化療示意圖 (圖片來源: MKSCC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前哨淋巴結造影 (sentinel lymph nodes mapping)
  前哨淋巴結,就是指與腫瘤連接的第一個淋巴結。因術中只摘除有顯影的前哨淋巴結(圖二),因此大大減少了術後的後遺症如手臂麻痺、疼痛、淋巴水腫等,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這項技術近年來也開始被應用在婦癌手術如外陰癌、子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之手術。本院婦癌團隊自2017年中開始推行前哨淋巴結造影,至今已執行超過70例,並在2020年分析了過去兩年半共34例接受前哨淋巴結造影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治療結果,發現前哨淋巴造影並不會增加癌症復發比率或死亡率,反而可以減少手術流血量且摘除之淋巴結數量也較少。


精準醫療科技  婦科疾病的蛻變及創新(相關圖片)

 

 

圖二、前哨淋巴造影 (綠色螢光為顯影的淋巴結)

 

 

精準醫療 (Precision Medicine)
  精準醫療是利用生物醫學檢測,如基因、蛋白質、代謝檢測等,透過人體基因資料庫進行比對及分析,從中找出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法,進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是一種個人化醫療。本院婦癌團隊致力於卵巢癌患者推行BRCA、同源重組修復缺失(HRD)基因檢測,因研究顯示帶有BRCA及HRD基因變異的卵巢癌患者對新型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台灣目前引進的PARP抑制劑有兩種: Lynparza (Olaparib)及Zejula (Niraparib);兩者皆經由美國 FDA核准帶基因突變之卵巢癌患者使用做為第一線及後線治療。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
  2018年度的諾貝爾生醫學獎得獎者分別發現免疫抑制因子PD-1及CTLA-4,為癌症治療帶來重大性的突破。透過阻斷這兩個免疫檢查點,便可以使免疫T細胞恢復對癌症的攻擊力。亞東醫院目前就已有5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包括PD-L1抑制劑(Atezolizumab、Durvalumab)、PD-1 抑制劑(Pembrolizumab、Nivolumab) 和CTLA-4 抑制劑(Ipilimumab)。其中Pembrolizumab已分別於2018及2019年被美國 FDA核准應用在復發或轉移性子宮頸癌患者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手術中放射治療
  手術中放射治療即是在手術過程中,以單次高劑量的方式直接照射腫瘤病灶,相較於傳統的體外照射,手術中放射治療(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IORT)可以提高治療的準確性,也可以減少正常組織不必要的照射與副作用。本院自2018年開始針對局部復發(local recurrence)病灶的子宮頸癌患者執行IORT (圖三)。針對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的病患,適當的患者(局部復發病灶可手術切除且無遠端轉移者、或對其他治療反應效果差)可以考慮使用。

 

精準醫療科技  婦科疾病的蛻變及創新(相關圖片)

 

 

圖三、手術中放射治療 (左:放射腫瘤科熊佩韋醫師;右:婦產部蕭聖謀醫師)

 

 

微創手術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
  傳統腹腔鏡或達文西手術,因其手術傷口小較美觀、還可以減低術後的疼痛感,加速手術恢復期,已經成了外科手術的主流。除了良性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卵巢腫瘤等,微創手術近來也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婦癌(尤其是子宮內膜癌)的分期手術。台灣於2009年引進全國第一台達文西微創手術機器人,亞東醫院於2010年跟進購置,而亞東醫院婦產部之達文西手術量更是名列全台灣前5名。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基因診斷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 PGT-A)指的是在胚胎著床前,?進行胚胎的染色體檢查,後植入染色體正常之胚胎,進而提高懷孕率、降低流產率。而著床前基因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 disorders, PGT-M)則是針對單一基因遺傳疾病進行胚胎著床前基因檢測,目的為挑選無已知基因疾病的胚胎進行植入。PGT-A主要適用對象為35歲以上之高齡婦女、有染色體異常家族史、多次自然流產或屢次人工生殖失敗的婦女。PGT-M適合對象如:血友病、地中海型貧血、僵直性脊椎炎、小腦萎縮症…等。但是對於未檢測之異常基因、非家族性遺傳疾病、染色體微小片段缺失則無法測出。
    
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
       所謂的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nalysis, ERA)即是找出最佳的胚胎著床窗期;在外用荷爾蒙藥物給予下,於植入窗期內採樣子宮內膜,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去分析多種與子宮內膜容受性相關的基因,醫師可藉由報告結果找出胚胎最佳的植入時間。亞東醫院生殖中心與西班牙醫學檢測中心Igenomix多年合作,導入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結合胚胎著床前檢測(PGT),可將試管嬰兒的平均懷孕率提升至最高八成。

子宮內菌叢檢測與子宮內膜炎檢測
        可在做ERA檢測的同時加做這兩項檢查。子宮內菌叢檢測 (Endometrial Microbiome Metagenomic Analysis, EMMA)是檢測子宮內膜菌叢的種類與比例,幫助醫師了解子宮內膜之菌相,進而補充適當的益生菌,創造出最佳的胚胎著床環境。子宮內膜炎檢測 (Analysis of Infectious Chronic Endometritis, ALICE)可驗出經常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細菌,醫師可根據報告給予特定之抗生素,改善子宮內膜發炎的狀況,進而增加著床成功率。
    
自體血小板濃縮液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自體血小板濃縮液?為萃取自身血液分離出血小板濃縮液後,再打入子宮腔中。因富含大量生長因子,有助子宮恢復功能與內膜增厚,進而幫助胚胎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