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內超音波(IVUS)簡介

心臟血管內科 邱昱偉醫師  

血管內超音波(IVUS)簡介(相關圖片)     血管疾病的盛行率在國內有日漸升高,年輕化的趨勢。冠狀動脈心臟病是由血管阻塞所導致,而血管阻塞是由血管壁粥狀動脈硬化、血栓及血管收縮相互影響所致。病人可能平時毫無症狀,但臨時突發急性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造成許多家庭及社會的悲劇。長期而言也可能併發心律不整、心衰竭、心絞痛等症狀。對於冠狀動脈心臟病形成之原因及危險因子、疾病發作的誘因、容易變化為急性心肌梗塞的血管特質、之後的預防及治療,有賴於對血管內膜功能、粥狀斑塊形成及組成成分、細胞增生的深入了解。

     以目前治療標準來說,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除了依臨床症狀、心電圖變化、心臟刺激性檢查及目前新發展的三度空間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掃描外,心導管檢查仍是目前診斷的標準作法。但心導管檢查本身仍有一些限制、死角。在阻塞 40%以前,心導管攝影下並不明顯。同時有些因血管本身角度、走向問題,斑塊本身分布狀況不同,心導管檢查本身並無法百分之百的診斷出所有的冠狀動脈血管硬化情形,也較無法得知哪些病人的血管粥狀硬化是屬於較高危險性,較有可能進展為急性心肌梗塞的情形。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評估狹窄程度的方式為測量病變血管段的血管?徑和正常血管段的血管?徑的比例來評估血管狹窄程度。

     然而,動脈粥狀硬化經常是瀰漫性的,所謂“正常”的參考血管段可能已有看不出的早期病變因而低估血管狹窄的嚴重程度。對於偏心性血管狹窄也常因血管本身角度及走向問題影響對血管狹窄程度的評估。而血管內超音波(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則可顯示血管壁及粥狀斑塊的組織型態學特性,精確地測量血管內徑大小及截面積,發現心導管攝影難以顯現的早期血管病變,?膜撕裂,血栓,血管分叉,血管重疊導致影像模糊的病變,針對這些狀況提供較多資訊給醫師判讀,較擬定完整的治療,對高危險群患者及早做積極的處理。

  另外,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除藥物治療外積極處理的方式包括心導管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隨著科技發達,越來越多病患適用心導管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來處理血管阻塞情形。血管支架的置放也能協助氣球擴張的安全性,增加血管的擴張效果,並減少血管發生再阻塞的機會。

  一般來說單純氣球擴張術六個月內再狹窄率為40-50%,而支架植入術的效果較好,但再狹窄率仍有20-30%,約為氣球擴張術的一半。一旦發生再狹窄狀況病人常需接受第二次心導管檢查及治療,甚至有突發性心肌梗塞的危險。目前新型的塗藥支架上市後臨床研究發現在半年內的血管再狹窄率可降至5-8%。但價錢較昂貴,除健保給付外尚需自費負擔差額。台灣目前每年約有5,000位病患在狹窄的冠狀動脈置放各類型的支架,但因為生活習慣不良,危險因子未適當控制,藥物順從性不夠,血管內皮細胞過度增生,血管支架擴張不足及置放時未完全覆蓋病灶而產生支架內再狹窄。

  血管內超音波(IVUS)的使用則可確定血管狹窄範圍、長度及血管壁大小,以選擇適當大小的支架,並可確認支架置放後無擴張不足及未完全覆蓋病灶的狀況,以減少血管再狹窄的發生率。同時也可在置放支架前對血管特性有更充足的了解,遇到鈣化、硬化嚴重難以氣球擴張的血管可先以鑽石磨刀處理,以避免支架擴張不足的狀況。據國外統計,適當的使用血管內超音波可減少支架再狹窄率達10~30%。因此,使用血管內超音波有越來越增加的趨勢。

  血管內超音波的設計係一特殊心導管的頂端置放極細小的超音波探頭,以心導管操作方式伸入冠狀動脈血管中檢查冠狀動脈的情形。因此操作過程如同一般心導管檢查般必須住院,在心導管室中執行,操作危險性小於百分之一。據國外統計而言,雖然增加血管內超音波檢查會增加心導管操作時間,但並不會增加心導管的危險性和併發症發生機會,重大併發症包括心肌梗塞、血管破裂、腦中風、甚至死亡的發生機會和一般心導管相同,並且可以增加心導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但目前健保局對於昂貴高科技之醫療費用無法全面給付,造成各大型醫院雖具有新醫療科技設備及能力,卻受限於醫療成本考量無法廣泛地應用於患者身上,目前此項檢查病人需自費。對於增加病人的安全度,減少併發症,疾病復發機率亦有相當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