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精準進行心臟介入手術的新武器 心臟內超音波

心臟血管內科 張基業醫師  

安全精準進行心臟介入手術的新武器  心臟內超音波(相關圖片)        診器是醫師常用的工具,醫師藉由聽診,聆聽病患的心臟搏動、呼吸及腸胃蠕動,介入病患的生命活動,開始診斷與治療。聽診器雖可放大音量,讓醫師可聽出很多心臟疾病,但耳朵能聽見的頻率畢竟有限,因此心臟超音波檢查現已成為心臟科醫師常用的工具。相較於其他的檢查如X 光、心電圖等,對於各種心臟病的診斷得更有助益。

什麼是心臟內超音波 (ICE)?
     我們今天要介紹心臟介入手術的新式武器「心臟內超音波」(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以下簡稱ICE)。ICE跟普通心臟超音波有什麼區別呢?顧名思義,ICE就是將探頭通過血管放在心臟裡面,這樣一來就不用再隔著千山萬水相望,可以直觀的看到心臟裡面結構和情況。ICE可用於特定的介入性治療術中,如左心耳封堵手術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簡稱LAAO)、心導管射頻消融手術 (Radiofrequency ablation,簡稱RFCA)、冷凍消融術 (cryoablation)、心導管置放心房中隔關閉器手術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簡稱TAVI)等。

心臟內超音波導管的好處
        這些特定介入性治療術雖然也可使用經食道心臟超音波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簡稱TEE),但TEE需要在術中持續監測幾個小時,除了不適感也有增加食道損傷的機會,病人通常需全身麻醉、氣管內插管及使用呼吸器維持呼吸才能在術中持續進行檢查。而ICE則無此困擾,病人只需局部或靜脈麻醉即可完成手術,大大的減少麻醉恢復時間及麻醉相關之併發症。另外,這些手術醫師需要利用X光,大致判斷導管及器材在心臟中的位置,除了病人會擔心輻射量的暴露問題,連醫療人員都必須暴露在游離輻射的風險中,手術過程中醫師必須揹著沉重的鉛衣進行手術,對骨骼肌肉的傷害相當大,且愈是複雜的疾病,暴露在X光輻射的劑量就愈高。
    
        心臟內超音波導管(ICE)可以幫助心臟內科醫師更加直觀地看到心臟裡面的結構,還可以更加精確地看到導管的位置,為手術提供了強大的指引作用,可即時顯示導管貼靠的情況,提高手術的成功率;ICE還能即時監測術中心臟內的變化,第一時間發現心包積液等併發症,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此外,心導管射頻消融手術合併使用3D定位系統及ICE技術還可以有效減少X光及顯影劑的用量,減輕輻射對病人和醫生的傷害,達到接近零幅射的效果。該項技術用於複雜性心房顫動患者的治療,不僅可以提高手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而且還可為慢性腎功能不全、造影劑過敏的房顫患者帶來福音。

    

結論
        心臟內超音波導管 (ICE) 是心臟內科近年來的新技術,不但可於術前做心臟功能評估,也可減少術中輻射量的暴露。手術中若發現血栓也能及時處理,若術中不幸發生緊急狀況時,醫師也能及時發現、及早處理,能即時看到導管位置,增加術中的安全性、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及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且適用於所有病人。另一個最大好處是,射頻消融手術時幅射線暴露量及顯影劑可得以降低,醫師不用穿鉛衣上場,也可減少病人的幅射傷害。

        目前心臟內超音波耗材屬於自費項目,如有需要,醫師會詳細評估及說明,病人及家屬可仔細考慮後再決定。

心臟血管內科 張基業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冠狀動脈疾病、心導管支架置放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暈厥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401&&DoctorID=94985

安全精準進行心臟介入手術的新武器  心臟內超音波(相關圖片)安全精準進行心臟介入手術的新武器  心臟內超音波(相關圖片)

 

 

 

 

心臟內超音波應用範圍:(左圖)左心耳封堵手術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簡稱LAAO);(右圖)心導管射頻消融手術 (Radiofrequency ablation,簡稱RFCA)及冷凍消融術 (cryoab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