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嚼檳榔 口腔癌恐找上門

家庭醫學科 陳禾蘋醫師  

嚼檳榔  口腔癌恐找上門(相關圖片)     先生45歲,沒有慢性疾病,但從年輕時就有吃檳榔的習慣超過20年。三個月前,出現右側口腔腫脹不適,咀嚼疼痛,本以為只是局部口腔牙齦發炎,卻遲遲不見好轉,因而來到家醫科門診就診。經檢查發現右側口腔黏膜有多處癌前病變,出現瀰漫性白斑及紅斑,轉介至口腔外科後安排病理切片,才確診為舌頭右側邊緣之鱗狀上皮細胞癌,且已淋巴結轉移。

認識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
  我國嚼檳榔的風氣因過去的栽種歷史盛行,然而,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於2003年宣布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即檳榔在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情況下,已有致癌風險。另外,市售檳榔嚼塊多元化,其添加物如紅灰、白灰、黃樟素,也是致癌物質。透過檳榔嚼塊於齒齦和頰黏膜間直接接觸,造成口腔環境變鹼性,刺激細胞分裂及傷害。本土研究指出,民眾若有嚼檳榔習慣,得到口腔癌的風險將比一般人高出28倍。另外,抽菸與酗酒則分別會增加18及10倍的罹癌風險。若上述三者合併(嚼檳榔、抽菸、酗酒),則罹癌風險將增加123倍。
  
口腔癌常見症狀
       口腔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如果發現以下症狀須立即就醫。
* 口腔內有難以癒合的黏膜潰瘍(持續超過二週以上)
* 出現白色或紅色抹不掉的斑塊
* 喉嚨有異物或疼痛感
* 舌頭活動度受阻
* 吞嚥困難

  
口腔癌治療
  當口腔被腫瘤侵犯,不僅說話、進食功能受影響,也可能導致顏面的變形。目前的口腔癌治療除了將腫瘤廣泛切除、視腫瘤的侵犯程度做頸部淋巴廓清術外,較嚴重的口腔癌則須在術後接受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倘若後期因腫瘤壓迫導致無法吞嚥時,甚至需要依靠鼻胃管灌食,病人將嚴重失去生活品質。根據統計,早期口腔癌的5年存活率達到八成以上,若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僅需做小型手術,避免臉部變形。
  
結論
  為偵測口腔癌前病變,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特別提供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吸菸的民眾或18歲以上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的原住民,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透過早期篩檢,找出癌前病變,給予適當的治療,從而阻斷口腔癌的發生。對於未曾嚼食檳榔的民眾,則維持口腔清潔,便可降低口腔癌的機率。

家庭醫學科  陳禾蘋醫師
長:慢性病、一般疾病診療、預防保健(健康諮詢、戒菸諮詢、癌症諮詢)、旅遊醫學、安寧療護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