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282期
  • 2023年5月

以中醫角度 看更年期疾病障礙

傳統醫學科 林巧梅主任  

 文章語音朗讀連結 

以中醫角度  看更年期疾病障礙(相關圖片)  更年期症狀調理,在中醫門診時常遇見,常見不適症狀:熱潮紅、盜汗、失眠、胸悶、心悸、陰部乾澀、產後尿失禁症狀加重…等症狀。中醫可透過藥物調理來舒緩身體「陰虛有火」的不平衡狀態,讓妳度過更年期這段時間。

醫學上婦女更年期(Climacteric)
  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更年期間產生的不適症狀稱為更年期綜合症,通常在停經前數年開始,持續到停經後數年(約2-5年),停經一般發生於45-55歲前後。中醫在兩千多年前對更年期就有基本認識,黃帝內經這本書裡《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講的就是二七是指14歲前後初經來潮,七七是指49歲前後因腎精逐漸虧虛而致停經。

更年期綜合症發病原因
  主要與腎精虧虛有關,另外與中醫的心、肝、脾密切相關。腎精分腎陰及腎陽,婦女一生因「經、孕、?、乳」數傷其血,故女子「陰常不足,陽常有餘」。至更年期,腎氣漸衰,天癸將竭,精虧血少,則腎陰更顯不足,如《內經》云「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加之相火、肝火、心火之暗耗,指的是熬夜、情志鬱火及不當飲食都會加重傷陰,故臨床上更年期綜合症以腎陰虛居多,陰虧火旺,就產生俗稱的「虛火」的症狀。
* 腎陰虛:常見症狀有月經延遲、量少、甚至閉經、平時帶下少、陰道乾澀、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皮膚搔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腰膝痠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常用方藥有左歸飲或知柏地黃丸及針灸或按摩穴道可以選擇「太谿」穴。
* 太谿穴:位於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另外,婦女停經前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與精神、情緒、社會、家庭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肝?藏血之臟,主疏泄,調暢情志,性喜條達而惡抑鬱,生理上聯繫沖任二脈、前陰、乳房、月經、胎孕,對於婦女月經胎孕的調節有重要作用,簡單說,中醫的肝與情緒、壓力、睡眠、月經生理等關係重大,所以「調肝」也佔中醫治療很大的一部分。
   
「調肝」在中醫的治療
* 肝氣鬱結證:
常見症狀有精神抑鬱,悶悶不樂,胸悶,脅腹脹痛,多愁易怒、血壓偏高、頭痛、潮熱汗出、失眠多夢、月經紊亂、大便時乾時溏、舌紅、苔薄白或薄黃或黃膩、脈沉弦或弦數。常用方藥有加味逍遙散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及針灸或按摩穴道可以選擇「太衝」穴。
* 太衝穴:位於足背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其它輔助穴道
* 三陰交:
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可以調理肝、脾、腎三條經絡,是婦科要穴。

* 內關穴: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心血管疾病可以輔助按壓。


更年期之膳食建議
* 多攝取補腎食物:
如鱔魚、牡蠣肉、海蜇、海參、海帶、桑椹、黑芝麻、栗子、蓮子、芡實、核桃、黑大豆等。
* 多攝取滋陰食物:牡蠣肉、海參、 秋葵、黑木耳、白木耳、各種含膠質之食物(如:豬腳凍、阿膠)等 。
* 忌食辛辣、燥熱及刺激性食物。
* 舒壓茶飲:甘草2錢、大棗5枚、浮小麥3錢、玫瑰1錢、酸棗仁2錢、麥門冬2錢、百合1錢、枸杞子2錢、陳皮1錢。將藥材加入1,500ml水煮沸後,小火繼續滾20分鐘,待適溫服用。

醫師叮嚀
  更年期的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完全沒症狀,有些盜汗嚴重,晚上睡覺甚至衣服都會濕透,除了可以用中藥治療,平時在家也可以輔助穴道按摩或舒壓茶飲服用,最重要的是調適自我身心狀態,維持良好作息及飲食、適度運動、多接觸大自然,以正向的心態迎接更年期,不要有過度的擔心,因為情緒也會影響生理功能。

傳統醫學科  林巧梅主任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一般內科:新冠後遺症、感冒、睡眠障礙、胃食道逆流、腸胃疾患等;婦兒科:經前症候群、月經失調、帶下、尿失禁、更年期障礙、小兒體質調理等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370&&DoctorID=90901

圖片來源:《經絡與穴道》
以中醫角度  看更年期疾病障礙(相關圖片)

 

 

圖一、太谿穴示意圖

 

 

以中醫角度  看更年期疾病障礙(相關圖片)

 

 

圖二、太衝穴示意圖

 

 

以中醫角度  看更年期疾病障礙(相關圖片)

 

 

圖三、陰交示意圖

 

 

 

以中醫角度  看更年期疾病障礙(相關圖片)

 

 

圖四、內關穴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