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是歡度中秋節和喜迎九九重陽節的月份,本期將介紹高齡者身心認知退化症候群、阿茲海默症藥物治療的新曙光、巴金森氏症的隱形殺手-認識非運動症狀、老年人三大問題-憂鬱症、失智症以及譫妄、高齡者肌少症與蛋白補充…等內容,在這二個重要節日,特別叮嚀高齡年長者的飲食及身心健康的重要。
本院響應超高齡社會趨勢,以「亞東同行,共創樂齡」為主題參與2025年由生策會主辦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從記憶、視力、骨骼、睡眠、營養到情緒,安排五大展區及超過15場衛教講座,讓民眾一次體驗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
衛福部2025年4月核准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抗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兩款靜脈注射新藥「Lecanemab)」與「Donanemab」。本院密切掌握國際新藥動態,立即成立跨部門新藥治療小組,整合神經醫學部、精神暨心身醫學部、心臟血管內科、核子醫學科、放射部,藥劑部、護理部、專責個管師及特約門診等多方資源,規劃施打流程與個案管理。並於6月23日順利完成全台首例Donanemab新藥施打,使本院能成為全國第一家施打醫院,展現團隊合作與精準執行力。
身心認知退化症候群是指高齡者同時出現身體衰弱與認知功能下降,這是一個中間狀態,若能在早期識別與干預是有潛力逆轉或延緩惡化。另外,巴金森氏症除了典型的運動症狀,如震顫、僵直與動作遲緩,還有一系列非運動症狀常被忽視,卻對生活品質與疾病負荷有重大影響,需要病人與照顧者認識,給予照護支持。
對於老年族群的心智與心理健康領域方面,最常見的三大問題為「三個D」,分別是:憂鬱症 (Depression)、失智症 (Dementia)以及譫妄 (Delirium)。總之,這「三個D」是老人心智與心理健康最常見的三大問題,且常有所重疊。隨著年紀增加,肌肉的質量和能力日漸降低,肌少症容易發生,最適當的處理方式為補充足夠所需的熱量及各種營養素與適當運動訓練,若能及早辨識、準確診斷與適當介入是提升生活品質與預後的關鍵。
中秋節是團聚歡慶的活動,營養師特別叮嚀,過節是放鬆、享受美食的時刻,但「量與頻率」很重要,要注重食物種類與攝入順序,多蔬菜、瘦肉、低加工食品,可以減低糖、油與熱量的累積壓力。用餐後如賞月走走散步有助消化,也讓血糖波動不致過大。對於有慢性病患者也要適度調整。只要掌握這些原則,中秋節也能快樂、健康而不過度負擔身體。
祝您 中秋節佳節快樂 圓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