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築幸福老年生活 心理健康同行

精神暨心身醫學部 李耀東醫師  

共築幸福老年生活  心理健康同行(相關圖片)  隨著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幾乎每個家庭都有65歲以上的家人,關心家中長輩的身心狀況變成一個刻不容緩的議題。在老年醫療的精神專科醫師而言,老年期才出現的精神疾症與一般成人時期的精神疾病,兩者間的差異不可以道里計,所以本文以老年族群的心智與心理健康領域方面,最常見的三大問題為「三個D」,分別是:憂鬱症 (Depression)、失智症 (Dementia)以及譫妄 (Delirium)。
   
老年憂鬱症 (Depression)
  首先要強調的是,臨床上在成年憂鬱症患者常會看到的幾個典型憂鬱症狀例如活力下降提不起勁、整日覺得疲憊、失眠和食慾變差等,在老年族群的正常老化過程中其實就常常會發生。所以有經驗的老年精神專科醫師在面對老年族群時,針對老年憂鬱症存在與否常常需要詳細評估的是若干非典型的表徵,例如老年憂鬱個案常常不會說自己「心情不好」,而是多重非專一性的身體抱怨,例如頭痛、胃口差、胸悶或疲勞,逛醫院尋訪名醫、檢查卻一切正常,再不然反覆急診,常常是老年憂鬱症患者的既定模式,不只消耗健保資源,更常造成家人極大的負擔與生產力的耗損。

  在醫院內外科門診區作過大規模的統計,發現有高達近15%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均有明顯的憂鬱傾向,在面對類似狀況之老年憂鬱患者一定會試圖釐清其外在心理壓力源之有無,若是壓力源明確(例如:感情甚篤的老夫妻近日遭逢老伴過逝,或甚至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子女病逝、或是最近不幸被診斷嚴重身體疾病;例如:癌症或跌倒胸腰椎壓迫性骨折造成嚴重下背痛),則除了微量藥物治療以外一定要輔以強力的心理治療,當然還需要家人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以協助其因應壓力下所產生的傷痛反應與心理創傷。

  反之,其實臨床上存在著一群沒有明顯壓力源,或壓力雖存在但其實微不足道,卻因為重度憂鬱所引發的過度聯想或災難性思考,常常拖延沒有及時就醫的後果,例如:「假牙做不好」而無望到企圖自殺的老人,此種類型的老年憂鬱患者,屬於臨床上稱為「血管型憂鬱」,會憂鬱甚至憂鬱到企圖尋死以求解脫,乃是大腦血管硬化所引致之情緒低落合併某種程度的認知退化所造成的綜合結果。本人近期在國外老年醫學期刊發表了研究的初步結果,不只提供「血管型憂鬱」的佐證,也提供臨床指標來協助辨識老年憂鬱患者中的自殺高風險族群,對台灣多年來居高不下的老年自殺率提供一些貢獻。 
  
失智症 (Dementia)
  老年族群的心智與精神健康領域當屬失智症,因為失智症不單單只是簡單的記憶力衰退,其疾病本身牽涉到的是大腦都可能出現退化的問題,因為退化的大腦區域不同,出現的臨床表現多元化,其中包括「認知功能」的退化,譬如短期記憶力變差、計算能力退步、失去定向感、處理事情判斷力下降、熟悉的事物叫不出名字等,同時也極高比例會伴隨出現各式各樣的「精神症狀以及行為問題」,例如:到處藏匿東西找不到而懷疑被偷走的妄想症狀、一直看到家中已過世之親人的幻覺症狀、一點點小事情就沒有安全感到快要恐慌發作的嚴重焦慮、以及傍晚太陽下山之際就開始行為失控,頭腦變得紊亂甚至整晚不睡覺的「黃昏症候群」,這些五花八門的症狀表現通通都可能出現在失智症患者身上。國外曾有研究統計發現失智症患者有高達九成以上都有「精神症狀以及行為問題」,很多時候甚至會出現侵略攻擊的行為。

  其實失智症大腦退化可能出現的臨床表徵遠超過您的想像,有些人步入中老年後突然像是變了一個樣,原本拘束嚴謹一絲不苟的個性卻變成行為舉止輕佻,或者原本樂觀開朗笑口的人,卻變得情感冷酷無情,甚至能言善道的人變成沉默寡言。最近國際巨星布魯斯威利以及幾年前知名喜劇演員羅賓威廉斯,都是失智症合併出現「精神症狀以及行為問題」的最佳範例。
  
譫妄 (Delirium)
  譫妄不是老人的專利,但在老年族群身上的發生率遠高於成年人。典型譫妄的表現是突然出現的急性腦部混亂,突然變得迷糊、說話顛三倒四、注意力不集中、白天清醒但晚上特別混亂,常常也伴隨著嚴重的幻覺症狀。

  譫妄是一個「警訊」,發生譫妄的背後通常代表著身體出現了某些問題要盡快處理,在老年族群最常見的是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手術後以及藥物副作用等。在臨床經驗,譫妄本身的症狀干擾和行為紊亂處理起來並不會太困難,但除了矯正身體的急性問題之外,身體感染或手術後出現的急性老年譫妄,可能意味著老人家原已存在著某種程度大腦退化的問題,暗示家屬須特別留意之後出現失智症的可能風險。
  
結語
  「三個D」是老人心智與心理健康最常見的三大問題。三者臨床的表現互有重疊之處,有時甚至讓人滿頭問號,譬如變得莫名地易怒和情緒失控、譬如:家住20樓的看到窗外有人影飄過、晚上突然變得意識混亂行為激動、或甚至莫名變了個人似的性格大變。有這些狀況時,特別觀察家中的長輩「變得跟過去不太一樣」,不要遲疑,請盡速及早就醫,到底是哪一種老年心智或心理健康的疾病,就交給專科醫師來診斷治療。

精神暨心身醫學部  李耀東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失眠、睡眠障礙、老年失眠疾患、失智症、認知功能退化、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焦慮症、老年憂鬱症、老年焦慮症、婦女身心醫學、腦神經衰弱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aspx?CID=0293&&DoctorID=98997

參考資料
> Lee YT, et al., Hospital-Based Combined Screening for Dementia and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Implications for Early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Int J Gerontology 2025. 
> Lee YT, et al., Cognition,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and suicide risk in late-life depression pati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BMC Geriatr 2025, 25(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