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與心血管疾病要正確認知與及時行動

心臟血管內科 吳靜芬醫師  

女性與心血管疾病要正確認知與及時行動(相關圖片)   人不會得到心血管疾病?
    性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是弱勢且較容易被忽略的一群。在教科書中,危險因子的定義年齡,女性較男性晚了十年。也因此,以相同年紀的病患而言,即使表現類似的心臟病症,女性會被認為罹患心臟疾病的可能性較小;而女性的心臟疾病表現,亦較為不典型。舉例來說,同為冠狀動脈疾病所造成的心臟缺氧現象,男性的表現,通常為典型的運動後胸悶胸痛,而女性則可能以心悸、心慌、胸口不適、呼吸困難、頭暈、噁心、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胃脹、全身無力、疲軟倦怠來表現。也因此,女性的心臟疾病,容易被忽略、也不易被診斷,延續下來的,自然是治療的延宕與治療成果的缺乏。

    再者,即使被診斷具有心臟疾病,女性在治療上,依舊延續相同的弱勢。並非醫師不願意治療,而是醫師們治療所仰賴的所謂的大型臨床研究與實證醫學,女性族群約略只佔百分之三十,相對為小眾,亦即是臨床治療的證據,相對男性而言是較為缺乏的,對藥物的反應,藥物的代謝,侵入性治療的效果與可能併發症,都可能與男性不同。

    女人亦有『心」,所有標準的心血管危險因子,包含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抽煙、高血脂、不當飲食、缺乏運動等,都一樣會在女性的身上表現、一樣會對女性的心血管健康產生莫大的不良影響,包含中風、心肌缺氧與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是死亡。以台灣的實際情況來說,中風與心臟病是臺灣女性第二及第四號殺手;而每年女性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的人數是婦癌的四到五倍。然而,近年來在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成果卓越;但在女性及老年患者,依據上述理由,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依舊居高不下(圖一)。也因此,女性同胞們,不僅一樣為可能之危險群,而且是診斷與治療上較為弱勢的一群,所以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上,我們並須主動並積極的參與,來捍衛自身的心血管健康。

圖一﹕近年來男性與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女性常見心血管疾病
* 動脈硬化、狹窄與栓塞:中風、心肌梗塞、狹心症
* 二尖瓣脫垂症候群
    台灣的社會型態,在過去的五十年中,有著相當大的變遷。人民的生活水準提升了、飲食富裕化了。表現在疾病型態上,則是意外與感染性疾病的退居、以及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喧騰,中風、心肌梗塞、狹心症等,成了許多人的夢靨。在女性疾病中,自是與此時代潮流相互呼應。然而,以疾病的治療角度來說,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相當值得投注的一塊。因為它有確切的危險因子,而這些危險因子的良好控制,都能有效的預防及控制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換言之,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

   動脈硬化、狹窄與栓塞: 危險因子包含了 (1)不可改變的因子:年齡、性別、家族史(2)可改變的因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肥胖、少運動、精神壓力。而女性易因飲食、缺乏運動、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蘋果形身材、代謝性症候群等,不僅失去外表的美麗,也輸了身體的健康。因此對危險因子的正確認知與有效控制,即是讓女性同胞們能遠離中風、心肌梗塞、狹心症的不二法門。以下以條列方式,提供各位讀者養身保健的方式。


如何預防動脈硬化、狹窄與栓塞
* 健康飲食 (少鹽、少油)
* 規律的運動
* 維持理想體重
* 戒菸
* 控制高血壓
* 控制糖尿病
* 控制高血脂
* 適當的藥物 (如抗血小板藥物、抑制腎素-血管收縮素藥物…等)
健康飲食
* 低鹽(鈉)飲食:減少鹽份及味素的攝取,尤其針對高血壓病患
* 低油飲食:減少總膽固醇及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烹調用油儘量以初級橄欖油)
* 多膳食纖維: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 燕麥、全穀類、藻類等。
* 補充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 : 如多吃魚或補充深海魚油。
* 天然抗氧化物:適量的酒 (如:紅酒每天42~250 mL)
* 切記不要: 老公吃什麼我就吃什麼; 撿剩菜剩飯
規律的運動
* 一天 30 (~60)分鐘的有氧運動,建議的運動如: 快步走路。 (游泳、騎腳踏車…)
* 最好每天至少每週五天。
* 這樣建議的運動量約可減少18~30%的心血管風險
* 在美國70%的人達不到這樣建議的運動量,有1/3的人,完全沒有休閒時間。因此、恆心與毅力相當重要。

維持理想體重
* 理想體重 = 22 x 身高 2 (公尺) ± 10%
  例如: 身高160cm,理想體重 22 x 1.6 x 1.6= 56.3 kg ± 10% ( 50.7 ~ 61.9 kg)
* BMI (body mass index) =體重 /身高 2 (公尺)
* 肥胖的定義: 超過理想體重20% ( 即BMI > 26.4 )
* 肥胖和胰島素阻抗性、代謝症候群有緊密的關連,是增加動脈栓塞危險的獨立因子。
* 減少熱量的攝取與規律的運動,來達到減重的目的。坊間的減肥藥、多數缺乏醫學證據,傷身也傷財,在使用前,最好諮詢您的醫師。
戒菸
* 抽菸會造成心血管疾病2~3倍危險的增加
* 二手菸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曾經心肌梗塞的病人,完全戒菸比起持續抽菸的人,再梗塞或死亡的機會約下降35~40% 。
* 戒菸除了靠自己的意志力,有時需要轉介至家醫科戒菸門診。(可以嘗試尼古丁補充療法、戒菸藥物 Bupropion)
控制高血壓
* 高血壓約只有1/3被診斷,其中1/4有達到有效的治療。
* 低鹽飲食、多運動、體重控制、適量的酒(一天約42 ~ 250mL的紅酒)
* 依照 JNC VII 美國高血壓指引治療
* 一般的控制目標要小於 140/90 mmHg
* 若是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已知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需要控制在130/85 mmHg以下。

控制糖尿病
* 糖尿病飲食 (營養師衛教)
* 靠口服藥物 或/和 胰島素控制
* 空腹血糖目標小於 130 mg/dL
* 飯後血糖目標小於 180 mg/dL
* 平均糖化血色素 (HbA1C) 小於 7 %

控制高血脂
* 膽固醇,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LDL)和動脈栓塞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高密度膽固醇(HDL)則有保護的效果。
* 飲食控制 (脂肪的熱量佔一天總熱量的30%以下, 飽和脂肪佔一天總熱量的7%以下, 膽固醇一天在200mg以下) 。
* 增加運動量及控制體重。
* 鼓勵 Omega-3脂肪酸的攝取 (每天一克) 。
* 依照 NCEP ATP III 美國高血脂指引,依據病人的危險分級,設定不同治療的目標 (包含LDL及non-HDL的目標) ,來選擇適合的藥物。

健康食品
較充份證據支持吃了有效
* 深海魚油 (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 fatty acid)
* 膳食纖維 (蔬菜,水果,燕麥,全穀類,藻類)
* 紅酒 (含多酚物質,可抗氧化、抗發炎)
* 綠茶 (含多酚物質,可抗氧化、抗發炎)

無充份證據支持吃了有效
* 葡萄仔 (含天然抗氧化物質,可抗氧化、抗發炎)
* 維他命B群 (減少homocystein ,但沒有減少心血管事件)
* Coenzyme Q10 (防止低密度膽固醇氧化,但口服吸收差)
* 紅麴、納豆


荷爾蒙療法
* 單獨服用雌激素中風及靜脈栓塞的風險會增加;使用複合式雌激素靜脈血管栓塞的風險會增加
* 年紀高與體重大者使用荷爾蒙療法的風險比年紀輕體重小者為高
* 就保護心血管而言,目前並不建議使用荷爾蒙療法作為初級或次級預防

二尖瓣脫垂症候群
    二尖瓣脫垂症候群乃因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二尖瓣瓣膜過長(鬆弛),在心臟收縮期時向左心房突出脫垂而造成的一些臨床症狀。患者經常有心律不整、心悸、頭暈、呼吸困難、胸痛、甚至昏厥。雖然有這些症狀,但二尖瓣脫垂為一良性疾病,患者鮮少因此疾有生命危險或心臟功能之不良影響。

情緒與壓力
    根據臨床統計,女性憂鬱症患者比男性多一倍,有15%的女性在一生中曾使用抗憂鬱藥物;而在焦慮症方面,女性和男性比例是三比一,原因在於女性所扮演社會賦予的角色較男性為多。不當的焦慮與壓力將會影響疾病的表現及預後。最好的方式是從飲食和運動來改善,並且從「自己」的思想改造著手最有效。藥物難免有副作用,且可能造成依賴和上癮,最好從運動、靜坐,接受心理治療或輔導,學習、參與社團活動、擔任義工著手。餐飲方面,可補充維他命B群、葉酸、鎂、氨基酸、脂肪酸來穩定情緒,維他命B12尤其重要。

結論
    心血管疾病一樣會發生在女性身上,而且因為診斷的不易與治療的特殊性,不見得預後較男性好。但心血管疾病,是可預防的。少油、少鹽、多運動、多微笑,就能擁有好『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