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啤酒肚的風險 – 控制腹圍,保護心血管

心臟血管內科 賴超倫醫師  

啤酒肚的風險 – 控制腹圍,保護心血管(相關圖片)    著營養狀況的大幅進步,國人罹患各種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個新的公共衛生課題。傳統上,心血管疾病有許多危險因子,例如男性、年紀、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等。這些因子當中,有些是人力無法改變的,例如男性與年紀;有些因子則是可以完全消除的,例如抽菸,只要戒菸即可;另外有一些屬於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雖然無法完全治癒,至少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生活型態的改造,以及藥物治療,得到良好的控制。針對這幾種慢性疾病,分別有特定的檢測方式,以促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且已經有既定的治療準則供病患與醫療人員依循。

 在這些因子中,肥胖是一個相當特殊的議題。雖然在理論上,它是一個人力可操控的因素,對有些人來說,減重卻比登天還難;一般程度的肥胖固然不太算是一種病,卻有人過度肥胖,達到了病態的程度。肥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檢測方式多樣,檢測標準又不統一。不同人種,不同地域,對肥胖的定義各不相同,更受到性別、身高、體型等因素影響,難以定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過去常用所謂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來界定肥胖的程度,其定義是利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建構一個以身高和體重為內涵的指標,用以評估肥胖的程度。 

 身體質量指數固然已行之多年,卻仍有其限制,例如體型便不在其意涵之內。研究顯示,啤酒肚型的中廣身材,比較容易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相反地,以臀部與大腿肥胖為主的梨型身材,反而比一般中等體型的人有比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忽略了體型因素,只看重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並不足以說明不同體型個體之間的風險差異。那麼是否有一個適當的檢測指標,可以用來評估肥胖程度,同時又考慮到體型因素嗎?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腹圍。已經有許多研究證明,腹圍愈大,罹患糖尿病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就愈高,甚致於死亡率也隨之上升。數據顯示,腹圍每增加1公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增加2%。而且腹圍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測能力,也比過去所使用的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更好。腹圍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腹圍的真正意涵,一方面包含了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另一方面當然也包括了腹腔內部的脂肪含量。究竟是皮下脂肪的厚度比較重要,還是腹腔內部的脂肪含量比較重要,學界仍有爭議。更何況要想定量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與腹腔內部的脂肪含量,非得藉助昂貴的儀器如電腦斷層掃瞄或者是核磁共振掃瞄,所費不貲又不切實際。不如單純測量腹圍,簡單方便,隨手可得。因此,學習如何測量腹圍,並利用腹圍數值來協助自我控制體重,不失為一個維繫健康的重要技巧。

     不同的研究團隊,所使用的腹圍測量方式不盡相同。不過,對一般大?而言,我們可以介紹一個簡單的測量方法如下:受測者脫除腰際衣物及鞋襪,兩腳併攏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取皮尺繞於腰部一週,注意須保持皮尺與地面呈平行,於受測者輕吐氣後,測量肚臍高度之腰部外圍週長,即為我們所稱之腹圍大小。腹圍的標準,隨不同地域人種而有所不同。表一列出了針對美國人、歐洲人與亞洲人,不同人種之腹圍上限建議值。明顯地,亞洲人的腹圍上限建議值,要比歐美人種低得多。以亞洲男性來說,腹圍超過90公分算是過高;而針對亞洲女性而言,腹圍超過80公分就算過高了。

     發現自己的腹圍超過標準,該怎麼辦呢?其實腹圍也只不過就是測量肥胖程度的一個指標,控制腹圍的方法就跟一般控制體重的方法沒有什麼兩樣。簡單的說,減少熱量的攝取,增加熱量的消耗,是不變的原則;而控制飲食與規則運動則是兩個基本功。控制飲食方面,儘量攝取低脂、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減少每餐攝食量,每天吃早餐,避免吃零食,減少外食的次數,少看電視,都有助於減少熱量的攝取。另外,受限於現代社會專業運動場所之難尋,每天慢跑超過35分鐘,或每天步行60~75分鐘,都是簡單易行、場所不拘的運動方式。這些老生常談,相信一般社會大眾早已經藉由各種管道,了然於胸,就看是否有恆心、有毅力來進行了。如果能控制理想體重,控制腹圍,不但有益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得到更好的控制,也能大大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讓生活過得更健康。

表一,不同地域人種之腹圍上限建議值

                  美國         歐洲         亞洲        

男性         102 cm      94 cm       90 cm
女性         88 cm        80 cm       8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