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18期
  • 2009年9月

亞東紀念醫院八八水災救難紀實

急診醫學部 蔡光超主任  

亞東紀念醫院八八水災救難紀實      (相關圖片)     2009年8月8日,一個將永遠令人不堪回首的父親節,惡名昭彰的八七水災五十周年的次日,不過是中度的颱風莫拉克,自北部輕輕掃過,當北部的民眾正在享受風雨過後難得的一抹午後的陽光時,南部的民眾卻開始陷入一場無止境的夢靨,尤其是颱風出海後帶來旺盛而富含水氣的西南氣流,單日就降下了破紀錄的3000公釐超大雨量,在滿月大潮的推助之下,沿海低窪地帶頓時成了水鄉澤國,同時,在高山地區的許多山間部落,紛紛慘遭瞬間鬆動的土石流所無情掩埋,高山移位、道路寸斷,住民逃避不及傷亡慘重,美麗家園從此不再,一夕之間,桃源竟成煉獄!

  消息傳來,院長心繫災區民眾醫療的迫切需求,當下決斷不能等待徵召,立刻組團前往災區救援,不到一日,一支包含三名醫師、兩名護理師、一名行政人員與一名司機兼救護技術員的醫療團隊馬上成型,在院長授旗訓勉之後,於8月12日南下協助災區各項醫療衛生相關工作,是北部地區最早啟動的救護團隊之一。

  我們的動作雖快,卻絕對不是倉促成軍的散兵餘勇,更不是派遣資淺員工去撐場充數,而是有計劃有訓練更是有經驗的救護團隊,成員中的陳艷秋及陳雅如兩位護理師,是九二一地震與四川地震時救人無數的悍將,更有馬拉威國際援助的豐富經歷。王愛薇醫師雖然年輕,卻早已是國家級災難救護隊的核心成員與常任講師。蔡美華醫師更是多次國際援助水裡來火裡去的好手。至於行政人員龐林楸是本院為了專業管理院內外災難事件而特別首創設置的災害管理師,是台大團隊訓練出來的優秀人才。就連司機林金煌先生早年也是跑遍全國各地的識途老馬。而我個人也曾參加過九二一與SARS戰役。能和這些一時之選一起出勤,不僅倍感榮幸,相信對災區民眾的幫助一定更大、更快、速更直接。

  我們的行動是有層次、有步驟的,不是一時興起,更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一開始我們就擬定了三階段支援計劃,第一階段是由我陪同先遣團首發,負責協助災區傷患救援與災民急性醫療,同時也要為第二階段工作尋求合適與安全友善的駐紮點,以便必要時能讓更大規模的團隊前往進駐;第二階段是災區醫療團,負責在資源缺乏地區定點設置醫療站,填補當地醫療資源不足的缺口;第三階段則是後續長期持續性的支援,目的在重建當地的醫療常態。我們的想法很單純,什麼是民眾需要的?什麼對民眾最有用?我們去做就對了!

  在這樣的使命下來到重災區高雄旗山,個人的心情其實百感交集,這裡就在我故鄉里港的旁邊,有我小時候許多美好的回憶,可是當我進入旗山的時候,我,無言了!聞名國際的香蕉樹傾倒殆盡,堤防崩潰、橋樑斷裂,道路下雨時滿是泥濘、出太陽時又是塵土飛揚,端賴國軍部隊出動機具勉強清理出街道,河床橋墩上卡著的盡是隨波而來的漂流木,天空上頻頻來回忙碌的則是載送物資與民眾的直升機。

  不過我們並沒有閒暇唉聲嘆氣,在署立旗山醫院林克成院長的熱心協助之下,特別委請社工室陳重吟主任引領我們到當時需求最大的收容中心,內門鄉順賢宮,我們在二十分鐘內架好醫療站立即服務民眾,距離我們抵達災區不過是二個多小時而已。在晚間檢討會議中,我們發現兒科的比重很大,心理支持的需求也不小,此外還需要補充一些藥品,拜現代科技之賜,透過無線網路將需求傳回亞東醫院,在醫院全力支援下,幾個小時之後,兒科葉樹人主任、精神科方凱企醫師以及洪珮雯護理師便適時的帶著補給物資加入了先遣隊,有了他們的參與,讓我們有餘力在另一個大型收容中心,紫竹寺再開設另外一個醫療站,以服務更多的民眾。

  在此同時,我們仍試圖搶進更深入的災區,以提供當地更直接的救援。因為我們從民眾口中,得知還有很多同胞受困在裡面,迫切需要醫療。可惜受限於山區交通斷絕,唯有直升機可以進入,所以不得不改變策略,採取固守收容中心並適時機動支援署立旗山醫院的模式,來盡我們的所能。這樣的模式,在第二波人員進駐交班後,仍持續進行並逐步擴大規模中。

  救援工作尚未結束,同志仍須努力,目前只能勉強說得上完成階段性任務,面對成千上萬受苦受難的災區民眾,我們所能做的其實有限,套用辛德勒的名言「但願我能再多救一個人」,這也就是我們的心聲。救援工作到目前還算順利,要感謝院長、副院長、護理部、企劃處以及各科部無私的配合與支持,也要感謝衛生局、社會局、EOC、志工團體、旗山醫院、國軍、義大醫院、順賢宮與紫竹寺在各方面的協助,特別要感謝急診部許紋雀小姐雖然沒有出勤,卻強忍身體不適連續數個二十四小時和救援隊同步作息密切配合。當然還有可敬的隊員們,大家都辛苦了!期望讓救援的能量與熱情能夠持續發光、發熱,讓我們繼續付出關懷,善盡我們的社會責任,直到家園重建的那一天!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