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青光眼」

眼科 張珮瑤醫師  

認識「青光眼」(相關圖片)青光眼是被忽略的頭號視力殺手
 光眼是造成人類永久性失明的最主要原因!由於多數的青光眼患者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所以對青光眼的警覺性較低,以致當覺得視力減退時,往往視神經已經明顯受損、甚至萎縮。故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青光眼列入2020年全球防盲計劃的主要對象之一。
  
 究竟什麼是青光眼?就學理上而言,它是因為眼內的壓力(眼壓)超過了視神經可以承受的極限,或是供應視神經養份的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視神經受損並產生相關的視野喪失。簡單的說,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疾病。

 什麼原因會導致青光眼呢?大部份的青光眼原因不明的,也就是所謂「原發性」青光眼。眼壓高雖然是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只是比較容易得青光眼,但不是一定會得青光眼。眼壓高及血液循環不良僅是導致青光眼的部份原因,就像中老年人、患有高度近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家族中有人患有青光眼等情況也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險因子一樣,有這些情形的人都應該特別注意是否患有青光眼。

 什麼是正常的眼壓, 其實是一個大哉問,正常眼壓的標準會因人種而不同,所以一般採用白種人的21毫米汞柱,當做正常眼壓上限的觀念,未必適用於國人。而且一天之中不同時段測得的眼壓,可能有高達6毫米汞柱的正常變化,所以量到一次正常的眼壓並不代表整天的眼壓都保持正常。此外,每個人的視神經對眼壓的耐受能力也不同,所以有的人雖然眼壓高卻沒有青光眼(即「高眼壓症」),有的人雖然眼壓正常卻患有青光眼(即「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由於眼壓測量原理及各種機器間之差別,導致測量的結果有所差距。在評判眼壓測量結果時,應注意我們所測得的眼壓究竟有多接近真實的眼壓。目前研究顯示,影響眼壓數值的一大因素是角膜厚度,也就是說,中央角膜厚度是眼壓測量的主要誤差因素。因為在角膜厚度較厚的病人,眼壓會被高估,而誤以為青光眼。反之,角膜厚度較薄的病人,眼壓會被低估,而被診斷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或延遲診斷青光眼的時間。
 
   近年來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日益增加,術後由於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弧度(K)以及角膜韌性(Corneal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同時改變,對於術後眼壓測量的正確性,更是成為眼科醫師的重要課題。亞東紀念醫院目前擁有全台灣唯一的一台角膜韌度分析儀 (Ocular Response Analyzer) (如:圖一),它有一個革新的自動的調整系統,根據角膜韌度提供準確,可自動重複量測眼內壓力,對於眼壓的測量可以提供民眾更進一步的測量。
  

認識「青光眼」(相關圖片) 

 

圖一 :角膜韌度分析儀
   
    
  
  除了眼壓測量之外, 視野檢查是評估青光眼的重要檢查,也是用來評估發生視覺異常的利器之一,並可做為追蹤病情變化的依據。本院採用最受全球眼科界推薦的Humphrey視野計,每隻眼睛只要大約三分鐘就可以篩檢出中央半徑三十度範圍內的視野異常、七分鐘就可測得精密的視野敏感度。
  
  青光眼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回復的,如何減少青光眼的傷害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對付青光眼的主要策略。由於大部份的青光眼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定期追蹤檢查」是發現青光眼的重要方法,四十歲以上的成人每年應至少作一次篩檢,有前述危險因子者更應每半年作一次篩檢。檢查的項目包括眼壓及視神經(眼底)(如:圖二),檢查結果異常者, 要進一步作視野檢查。視神經盤的檢查是目前已知最可靠診斷出青光眼的方法,可藉由眼底鏡來檢查視神經盤與視神經纖維層,惟必須有足夠的經驗才能判定結果。傳統的視野檢查雖然無法早期診斷出青光眼,但可用來確定青光眼的診斷以及追蹤青光眼的控制療效,所以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檢查。

認識「青光眼」(相關圖片)

 

 

 

圖二 青光眼的視神經盤

 


 如何治療青光眼?最普遍的方法是使用眼藥水來控制眼壓,而隅角閉鎖性青光眼還必須配合雷射虹膜切開術、雷射隅角整型術來治療。若療效不足或病患無法正常使用藥物時,還可以考慮加上其他雷射或手術治療。由於大多數青光眼是無法根治的,所以必須長期使用藥物來控制。病患務必配合「按時用藥、定期追蹤」,以便讓醫師能夠因應病情變化及病患身體狀況來調整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