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治療的進展

肺癌醫療團隊/腫瘤科暨血液科 蕭吉晃主任  

肺癌治療的進展(相關圖片)   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這樣的分法是因為這兩種癌症的治療方式有相當大的不同。早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是以手術切除為主,手術切除仍是非小細胞肺癌能夠治癒的最好方法。若是手術後病理分期為第2期或第3期,則應儘可能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最高可提升存活率約15%。但是由於肺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也沒有非常理想篩檢的方法,所以比較早期的肺癌所佔的比率約僅20到30%,可惜的是大部份的非小細胞肺癌診斷已經是局部晚期,甚至已經遠處轉移,無法透過手術來治癒。這時候就要透過對於疾病範圍的完整評估,考量到病人的整體器官功能、年齡,小心謹慎的使用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是放射線治療,或者是綜合運用系列使用來延長存活的時間。小細胞肺癌則仍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侷限型的小細胞肺癌應接受同步化學放射線治療。最新的研究則顯示這期別類型,隨後追加全腦預防性放射線治療,可進一步延長存活時間,並降低腦部復發的機會。

 局部晚期性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透過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已被証實可延長存活的時間。但是病人對這些反應的差異性相當大,副作用也各有不同。隨著藥物的種類增加,越來越多臨床試驗證據顯示,最正確的藥物治療不僅可把副作用降到最低,讓病人的生活品質得以兼顧,更可以明確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也是這幾年來以及可預見的將來研究與臨床治療的重點。
 
 癌細胞的基因表現型可能是作為選擇治療的最好的生物標記。例如: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之基因突變以及基因缺損,已被証實與這個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抑制劑有關。由於在東亞肺癌患有比較高的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之基因突變比率,亞洲病患治療邏輯優先次序應以這些臨床試驗的結果而與西方人不同。又如病人的癌細胞病理,若再有1個新奇的融合蛋白,則對另外一個抑制劑有極佳的敏感性,治療的效果也就大幅提升。此外,體細胞基因之多型性,或所帶有的DNA修復?表現濃度增加,則對於使用含順?的化療療效較不好。

 不過,病人一開始對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抑制劑很好療效,終究會產生抗藥性。除了接受化學治療之外,應儘可能接受再次切片,以根據突變的結果,進一步選擇適合的藥物,並參加合適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