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藥科技的快速進展,人類的壽命將大幅延長。因人類老化的結果,也使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性及影響面與日劇增。骨質疏鬆症是停經後婦女健康問題上的無形殺手,因為它不易有自覺症狀,若一旦發生卻會嚴重影響老年後的生活品質,甚至造成生命的終結,所以更因積極有效的態度去面對及處置。
女性更年期及老化是導致骨質疏鬆的主因
女性更年期平均發生年齡為45歲至55歲,由於卵巢的逐漸退化,產生的雌激素日漸減少,影響到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則,骨質流失因而加快,導致骨質偏低或是疏鬆,大大增加骨折的機會。
人的骨骼大概在16至25歲間骨骼達到最高密度,之後便逐年下降,以男性為例,每年骨質流失率約0.3%,而女性則為0.5%,在停經後的6至10年間,每年女性骨質流失率可高達2至3%,所以根據老年醫學會統計,台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人有九分之一的骨質疏鬆發生率,但對65歲以上的女性,更高達四分之一的骨質疏鬆發生率。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
初期的骨質疏鬆通常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只有腰酸背痛,很多更年期婦女在發生骨折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患上骨質疏鬆症,由於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有三分之一的壽命是在更年期渡過,尤其是骨質若流失後,便很難把它補回來,所以如果能從小、年輕就開始攝取足夠的鈣質變得非常重要,如果你有如下現象,包括:1.常抽筋 2.不喝或很少喝牛奶 3.低運動量 4.容易腰酸背痛 5.身高已開始縮小 6.更年期的女性 7.糖尿病或腎臟病 8.因病需長期用藥 9.大量喝咖啡或茶或酒精的習慣 10.骨質疏鬆症的家族遺傳史,就需要積極的補充鈣質,每天1500毫克的鈣質補充才能回填骨質,恢復好骨氣。
骨質疏鬆的測量,在臨床上可以從X光的片子看出骨頭大概疏密,但是如果是比較精確定量的測量,則要用雙能量X光骨密度檢查(DEXA),如果骨頭密度介於年輕正常人平均值以下1個至2.5個標準差為骨質流失,低於2.5個標準差以下則為骨質疏鬆。
更年期骨質疏鬆的預防,建議婦女在年輕的時候就要做好養好「骨本」,包括適當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吸收足夠含鈣食物,在面臨進入更年期骨質開始流失時,更要積極的補充鈣和運動,並接受正確的荷爾蒙取代療法,民眾在選擇鈣片,應考慮鈣是否容易被人體吸收,否則補充再多的鈣質,還是無法達到身體的需求。一般優質鈣片多為複方,含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乳酸鈣及碳酸鈣等一種以上的鈣質成分,並添加維生素D3及鎂以促進鈣的吸收,如此有好的骨本,並避免骨質流失的因子,如:不抽煙、不過量飲酒、少喝咖啡,自然可以減少骨質疏鬆發生的機會。
讓專業的醫師替您的『骨本』把關
若有骨質疏鬆的相關問題可以掛醫院骨科或婦產科門診諮詢或做骨密度檢查。若是檢查出有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的情況,可以提早做治療以預防骨折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