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狂犬病』與相關預防措施

感染科 廖俊星主任  

認識『狂犬病』與相關預防措施(相關圖片)  「犬病」一個又熟悉又陌生的疾病,它被歸類為第一類的法定傳染病,需在24小時內通報與隔離,我們曾經很自豪的說,台灣是全世界少數沒有這個疾病的國家,突然之間在死亡的鼬獾體內被發現這個病毒的存在,也引起大家的恐慌。到底狂犬病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呢?是不是一定是由狗的咬傷才會致病?為什麼會有恐懼喝水的現象?

  「狂犬病」其實是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症狀包括:焦慮、頭痛、發燒、被動物咬傷部位之異樣感。疾病會漸進性發展至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痙攣,以致於引起恐水現象,隨後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等現象。主要的感染途徑是經由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咬傷,因為唾液中含有病毒,所以得到感染。少數的情況為非經動物咬傷的感染,如:在蝙蝠山洞內吸入病毒顆粒、實驗中吸入含病毒的微粒或經由因狂犬病死亡患者之器官移植而受到感染。但是這些非經咬傷而感染到狂犬病的個案都是非常罕見的情形,一般民眾不用擔心,至於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至今尚無病例報告,因此電影中所演出狂犬病會人傳人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不會發生。

  狂犬病病毒經上述傳染途徑進入人體後,病毒會在被咬的肌肉處複製,進而侵入末稍神經,以向心性的方向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在腦及脊髓增殖引起發炎而出現典型的神經症狀。之後病毒會順著神經往下跑到各種富含神經的器官,包括:眼睛、唾液腺等,並由該處向外傳播。潛伏期一般為3~8週,偶而有短於數天或長達一年以上的個案,潛伏期的長短,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佈的多寡或與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因此一旦發生動物咬傷的情形,立即的傷口處理是最重要的,透過適當的傷口處理,可以大大減少傷口感染或得到狂犬病的機會。人類可能較其他動物不易受到狂犬病感染,在伊朗的研究顯示,人類被狂犬病動物咬傷,未經治療的情況下,約只有40%發生疾病。

  至於人類是從哪些動物得到狂犬病呢?在開發中國家主要是犬貓的咬傷,在先進國家則是從野生動物如蝙蝠、浣熊、 狼、土狼、胡狼等會咬人的哺乳動物,而鼠、松鼠、兔子也有少數的例子被感染,但目前尚未發現有傳染給人的病例報告。萬一得到狂犬病,目前無特殊治療,死亡率接近100%,平均約莫發病後1-2週死亡。但如果能早期施打疫苗,就可以減少發病的機會,因此常接觸動物的高危險群,建議在平時就先接受三劑的預防性疫苗,如果一旦發生高危險的咬傷情況,則是馬上到備有疫苗的醫院接受傷口處理並在一個月內接種五劑疫苗。

  從歷史上來看,從日治時代,台灣即有狂犬病發生的紀錄,從西元1900年起於文獻記載至少11起的人類發病記錄,發生的地區包括了台灣南部及北部。1947年有一波的流行,主要是因為帶有病毒的動物由上海傳入台灣地區造成流行,透過家犬接種、捕殺野狗等措施減少動物帶有狂犬病毒的機會,並推行相關檢疫及防疫工作,故自1959年起,即不再有人的病例發生。自1961年起,亦未再出現動物的病例,也成為世界少數狂犬病清淨地區。在2002年、2012年以及2013年有三名境外移入確診狂犬病病例(2名來自中國大陸,1名來自菲律賓,皆被犬隻咬傷),3名個案皆死亡。

  這一次狂犬病病毒在動物的流行,主要開始於今年七月媒體報導臺大獸醫系人員在死亡的3隻死亡鼬獾偵測出疑似狂犬病病毒的存在,由疫情調查得知這三隻鼬獾在2012年5-12月間在南投與雲林被發現,3隻鼬獾均由民眾拾獲,拾獲時尚未死亡,在瞭解疫情的來龍去脈後,針對調查動物疫情的人類接觸者及對於確定或疑似暴觸狂犬病毒者施打疫苗,目前並無接觸者發病之情形。目前鼬獾死亡的案例仍斷斷續續發生,需要防疫單位持續密切的追蹤。

  對一般民眾來說,預防狂犬病的方式包括: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或領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家中的寵物要每年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種,並且要避免和野生動物接觸,不要隨便餵食流浪狗或流浪貓,如有意外暴露,就醫評估暴露後預防治療(五劑),高風險族群如:獸醫及相關人員,可考慮接種暴露前疫苗(三劑)。

  萬一真的發生動物咬傷的情形,建議的措施包括:立即地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避免縫合傷口,如需縫合應儘可能地寬鬆,不可影響血流及其他分泌物順暢地流出。嚴重的傷口需同時施予免疫球蛋白浸潤注射,其它的治療包括抗生素及破傷風疫苗的施予,如同其他抓咬傷口的處理一樣。

  然而在醫療人員照顧可能或發病的病患時,雖然文獻上未曾有從病人傳染給醫療照顧者的報告,但因病人可以持續地排出病毒,當醫療人員與病患接觸時仍建議穿著口罩、手套、護目鏡與隔離衣,唾液、淚液、呼吸道分泌物、腦脊髓液應視為具有感染性,解除隔離條件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兩條件,血清抗體陽性及唾液檢體連續3次(每次間隔1 週)檢測不具感染性(PCR 陰性)。

   由於這個疾病大家都極為陌生,以上內容大多來自於疾病管制局相關教育資料,希望透過整個社會的努力,讓這一波的疫情只侷限在鼬獾,不要有人類的病例,讓我們在幾年後再重新成為狂犬病清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