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77期
  • 2014年8月

勇敢拒絕 談青少年戒菸

家庭醫學科 董韋志醫師  

勇敢拒絕  談青少年戒菸(相關圖片)  課時間,阿東中學高二學生小明與小華在操場上打球,此時同班同學阿古、小尼與胖丁邊抽菸邊往他們靠近並慫恿他們說:「來一根菸吧,是男人就該來一根菸,連菸都不敢抽怎麼算是男人呢?」,小明經不起好奇與同學的慫恿,心想:「不知道抽菸的感覺如何,而且我跟他們三人又是好朋友,萬一拒絕豈不是被嘲笑了?」小華則想起自己常常被欺負,心裡則想著:「抽菸的話就可以跟他們一樣帥,可以裝大尾不怕人家欺負,又可以給他們罩!」,就在此時此刻,教官慢慢走近他們……。

青少年為何開始抽菸?
  青少年基於某些因素開始抽菸,就如同開始講述的案例,會因為好奇心驅使,想知道抽菸的感覺;在同儕壓力下的一時衝動,抑或是與同學必須站在同一陣線的社交應酬;另外,家人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很多青少年開始接觸到菸品,都是經由其家庭成員開始的,根據台灣的資料統計,有家庭二手菸暴露的高中職學生吸菸率是沒有家庭二手菸暴露學生的2.3倍。

  根據美國大型的研究報告指出,青少年第一次吸菸幾乎都是在高中畢業以前,所以若能避免青少年接觸菸品,大部分都不會開始吸菸。吸菸的青少年都有尼古丁成癮,他們也想戒菸,但總無法成功戒菸,復發率與戒斷症候群與成人相似。菸品是飲酒、吸食大麻或其他藥物的年輕人最常用的第一個藥物,同時也發現在學校成就較低、拒絕技巧較差、又吸菸的朋友及自我形象較差的青少年比較會吸菸。

台灣青少年吸菸的盛行率
  依衛生福利部「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調查」顯示,高中職學生吸菸率2009年為14.8%(男性19.6%,女性9.1%)、2007年為14.8%(男性19.3%,女性9.1%)及2005年為15.2%(男性21.1%,女性8.5%)。整體而言,高中職生的整體吸菸率持平,但高中職男性吸菸率有微幅上升趨勢。而依「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2010年為8.0%(男性11.2%,女性4.2%)、2008年為7.8%(男性10.3%,女性4.9%)及2006年為7.5%(男性9.7%,女性4.7%)。整體而言,國中女性吸菸率趨緩,但國中男性吸菸率有上升趨勢。因此菸害防制法的修訂,有多項針對加強保護青少年健康方面,例如:禁止任何人提供菸品給青少年,違者處以新台幣1至5萬元罰鍰,對吸菸之青少年施以戒菸教育。

吸菸對青少年的危害
  吸菸對於多種癌症的發生率均會提高,也會造成心臟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及消化系統等危害,而兒童及青少年對於菸害的感受性比成年人來的高。除了會造成生長遲緩、活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更嚴重的是,吸食菸製品將是導致之後濫用依賴物質的重要導因。吸菸的青少年成為酗酒者的機會是不吸菸者的10倍,嘗試毒品的機會比不吸菸者高出25倍。根據國際癌症組織研究顯示,越小開始吸菸,就越難戒除菸癮,而且越容易造成基因病變、引發肺癌,而且15歲以下就開始吸菸的吸菸者,縱使以後戒菸,細胞中DNA的病變仍高達164種,得到肺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5倍。

如何協助青少年戒菸
  除了利用戒菸諮詢技巧的5A及5R的方式介入評估之外,要注意青少年對教條式的說教沒有太大興趣。要舉真實的案例,比如知名歌手蕭敬騰父子戒菸成功的例子,引起青少年的共鳴,提醒他們生活還有其他選擇。與他們討論戒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例如戒斷症侯群所引起的身體不適症狀,協助他們找到解決的方式,對於同儕的誘惑與批評,找到合適的方式面對。青少年都是充滿活力與創意的,但情緒的處理經驗不足,協助他們提升自信心,幫助他們建立紓解壓力的管道。除了強調戒菸時的意志力及自我控制力之外,同儕及團體的影響也很大,因此團體戒菸的方式,比如戒菸班,對於青少年的幫助也比較大。目前戒菸藥物有尼古丁替代療法(如:尼古丁貼片及口嚼錠)及非尼古丁替代藥物(如:口服藥物戒必適)等,健保則給付滿18歲者,經評估尼古丁依賴分數大於四分或每日抽菸大於10支者,可使用藥物協助戒菸,因此藥物治療在抽菸的青少年幫助有限。要提醒青少年,戒菸過程中,健康的生活也相當重要,均衡的飲食及運動可以減少戒斷症狀的不適,對於戒菸者體重增加的困擾也可以得到解決。

  「拒一口菸,爭一口氣!」,青少年時期是身心轉變的重要時刻,因此多一份耐心,和多一點愛心,協助他們戒菸並遠離菸害,才能有美好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