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89期
  • 2015年8月

手機APP掃描與照相功能即時傳送大量傷害訊息

資訊處 張志杰工程師  

    4月初接獲院方來的資訊需求,主題為大量傷患行動應用,院方很榮幸的參與今年新北市政府所舉辦的大量傷患演習。「大量傷患行動應用」看這名詞,讓我聯想到921地震。在死傷無數的狀況下該如何有效率、有規則的即時統計出傷亡數據。

  然而當年只有單純的電腦與紙本配合挖土機的作業。如今時代的進步,跟隨著手持行動裝置的普及、無線網路的進化,該如何將傳統的電腦作業搬到手持裝置上,將會是一件相當有趣的整合遊戲。

       根據醫療體系的說詞,同時間同一意外事件超過(含)十人傷患,此意外事件便歸納為大量傷患處理事件。大量傷患處理流程與急門診有些許不同,患者同時湧入,不需經過掛號程序,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內便開始執行醫療行為。有別於傳統資訊系統處理大傷事件,經過數次與資訊處楊基譽主任以及急診蔡光超主任開會討論後,手持裝置所擔任的角色為處理前端患者檢傷分類,護理人員第一時間給予臨時病歷號手圈,利用手機掃瞄手圈上條碼,並進行傷患臉部及受傷部位拍照建檔、受傷指數分類。一旦資料建檔完成,後端應變中心可藉由中控系統掌握傷亡狀況以及精準的統計數據。

        既然患者資料進了資料中心,系統可做的工作就相當廣泛。第一時間護理的檢傷將傷患做有效的傷亡分類,除了受傷層級區分為綠/黃/紅/黑,系統還可以進行二次分類,例如:燒燙傷/外傷/開放性骨折/大量出血/顱內出血等等。應變中心藉著精準的數據,可充分的調派院內醫護人員。另方面在人員不足的狀況下,可直接聯繫院外的醫生或護理師返回醫院支援。院外醫護人員隨即透過手機App,查閱待處理患者的傷患程度,一旦抵達醫院,立即可加入搶救行列,一刻都沒浪費。

  此次的新北市民安演習於4月15日正式舉行,在幾次行前演練的狀況下,整體系統給予護理人員的協助支援,自己給自己95分。不足的那5分,發現到護理人員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掃描患者手圈時,速度有些慢,畢竟是利用手機上的相機鏡頭。另外就是會因為環境角度及明暗,手機無法在第一時間對準焦距,以至於護理人員進行檢傷時,會delay些許的時間。

  如今已找到解決辦法,工業用手機前端包含一顆條碼掃瞄器 ,不論明暗,不論颳風下雨,對準條碼,按下掃描鍵,隨即成功,零誤差。

  21世紀的現在配合成熟的硬體資源,人們的生活藉著智慧型手機無時無刻都在獲取知識。手機的便捷性更拉近人與知識的距離。20年前電腦進入普及化階段後的三年,全球吹起另一項重大革新「網路世代」,本人正巧被此風暴捲入,迷戀於此。那年代朗朗上口的一句口號就是「網路無國界」,真的邁入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世代。人與人之間利用ICQ/MSN/SKYPE拉近了距離,拜Netmeeting以及SKYPE所賜,拉近與遠在美國雙親之間的距離。時隔十多年後的今天,手機演變成另一款小型電腦,這一年當中隨著FB/Line/Twitter等訊息App夯到不行的狀況下,口號應該要改成「秀才有手機便知天下事」,再過十年秀才應該躺著都知道世界的時事,真的讓人感到很興奮!

        醫院的使命是救人,時間對於醫院及醫師就如同一名患者的性命。在醫院待了幾年,發現到病患人數遠超過醫護人員。其實在有醫院以來這種不等的比例就已存在著。資訊設備絕對可以給予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掌握更多的資訊,給予更多的照護。

      若使用智慧手機App,除了可簡化流程、節省寶貴時間 、 更可一次性將拍攝之照片置入患者病歷資料庫永久保存。在開發大傷系統時,本人接獲
到資訊處另一項開發任務,手機拍照結合患者病歷。醫師或護理師手持院方手機、開啟院方App、對著患者手圈進行掃描、開啟相機拍照、按下存檔,彈指之間一切搞定。醫師們可在任何一台電腦隨時可開啟患者的圖片檔案,正所謂資源整合。

  亞東醫院一向致力於醫療上的用心與努力,除此之外無時無刻結合新的科技與技術,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提供患者最多的照護。很榮幸在這一年內參與三項智慧手機應用的專案開發。深信亞東醫院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持續不斷朝著醫療整合科技的世代發展,如同院方的理念「持續提升醫療品質,善盡社會醫療責任,成為民眾首選的醫學中心」。

手機APP掃描與照相功能即時傳送大量傷害訊息(相關圖片)

 

 

智慧型手機即時傳送訊息示意圖

 

 

 

 

手機APP掃描與照相功能即時傳送大量傷害訊息(相關圖片)

 

 

彙整大量傷患的照片,方便後續辨識受傷部位及醫療處理

 

 

 

手機APP掃描與照相功能即時傳送大量傷害訊息(相關圖片)

 

 

檢傷區的護理人員用智慧型手機拍攝患者受傷部位,方便辨識及醫療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