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95期
  • 2016年2月

消化系統癌症篩檢 超音波與內視鏡扮演的重要角色

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 黃珮津護理師/鍾承軒醫師 撰文  

消化系統癌症篩檢  超音波與內視鏡扮演的重要角色(相關圖片)  據我國2014年衛生福利部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國人十大死因中第一位仍然是惡性腫瘤(癌症),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2003年為8分24秒)。雖然醫療技術日益月新,然而癌症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十大癌症標準化死亡率與前一年比較就有6項都有增加的趨勢,其中以食道癌上升4.9%居冠,此現象除了生活飲食習慣不佳(高脂低纖、缺乏運動)以及致癌物質(菸、酒、檳榔)使用造成的以外,延遲診斷也是癌症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通常有癌症相關症狀時,腫瘤都已太大或是病兆範圍已擴散,因此建議如果帶有癌症相關危險因子 ,應該及早就醫,由醫師來評估是否需要做癌症之篩檢。

       十大癌症死因中,就有五項與消化系統相關,包括:肝癌、大腸直腸癌、胃癌、食道癌及胰臟癌,古人說「病從口入」,而消化系統就是直接接觸與代謝經口腔食入致癌物質的第一站,所以也難怪癌症好發於消化系統。要預防消化系統癌症的發生,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就顯得非常重要,包括:規律運動、維持標準體重、三餐定時、保持心情放鬆、多攝取含纖維質的食物與深綠色蔬菜、減少脂肪類醃漬炸烤食物等;在這些癌症的篩檢工作中,影像診斷工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非侵入性「腹部超音波」以及侵入性的「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可以偵測癌前或早期癌病變,早期治療改善存活率,甚至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小型消化系統腫瘤可以不需要開刀即可治癒,例如:小型早期肝癌可以超音波導引經皮射頻燒灼(radiofrequency ablation)或酒精注射(ethanol injection)治療、消化道早期癌可以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或射頻腫瘤燒灼(radiofrequency ablation)治療。

        本院改建工程已陸續完工,位於六樓的「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於2015年7月正式啟用,配備有「影像強化內視鏡系統(Image-Enhanced Endoscopy)」,包括:新型「窄頻光源內視鏡(narrow-band imaging)」系統與「染色內視鏡」的技術,可以找出一般傳統白光內視鏡無法辨別的早期消化道癌症病灶。除此之外,腹部超音波機型也配有可以取代經皮肝臟穿刺即可以預估肝臟硬化程度的功能,以篩檢肝硬化與肝癌之高危險族群,同時配合影像融合功能,針對早期肝癌可以使用超音波導引精準定位做腫瘤燒灼手術。本中心病患等候區以及檢查休息室環境佈置溫馨且挑高寬敞,也可以減緩檢查前等候之緊張情緒及達到檢查後的身心放鬆。本中心除了內視鏡超音波機器每日定期消毒以外,也高規格地配合感染管制中心定期針對環境及病人床做微生物測試,以期望每位患者使用的器械與環境不會有髒汙及感染的疑慮。

       提醒您,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與運動習慣,是遠離癌症的第一步,而接受適當的癌症篩檢,尤其使用新穎的檢查工具,可以及早發現癌症並降低罹癌機率,本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祝福您常保健康。

消化系統癌症篩檢  超音波與內視鏡扮演的重要角色(相關圖片)

 

 

 

圖(左)、 傳統白光內視鏡下所見大腸瘜肉。圖(中)、窄頻光源內視鏡下,可以清楚辨別瘜肉表面有局部分化不良癌前病變區域(箭頭所圍)。圖(右)、染色內視鏡可以將瘜肉黏膜表面地形地貌清楚表現,箭頭所圍即分化不良癌前病變區域。

 

消化系統癌症篩檢  超音波與內視鏡扮演的重要角色(相關圖片)

 

圖(左上)、一般白光內視鏡無名顯變化。圖(右上)、窄頻光源內視鏡可發現右側黏膜呈現較深色。圖(左下)、放大內視鏡可見不正常微血管增生;圖(右下)、染色內視鏡清楚描出淺白粉紅色病灶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