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體定位早期肺癌放射治療展露頭角

放射腫瘤科熊佩韋主任  

早期肺癌除了手術還有其他治療選擇嗎?
       一位78歲的陳先生至本院健檢並接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左上肺有約1公分大小的病灶,經電腦斷層穿刺切片檢查証實為第1期肺腺癌。由於他有30年的菸齡,因此也罹患肺氣腫、肺功能狀況較差,經評估仍可接受內視鏡部份肺葉切除手術,但有麻醉或手術風險。陳老先生考慮年事已高,不願冒險手術,經轉診放射腫瘤科並接受最新引進之「標靶弧形刀」放射治療儀,於一週左右門診完成4次快速、精準且非侵入性的肺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陳先生不僅輕鬆完成這種高科技放療且未見明顯副作用,半年後經正子電腦斷層檢查亦証實腫瘤完全消失,他非常感謝亞東醫療團隊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建議,提供這種肺癌治療不開刀的選擇讓他重生,之後並決心好好調養體力,定期接受醫院所安排的追蹤計畫。

肺癌治療多樣化
     肺癌的組織型態可分兩大類,即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後者包括: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大細胞癌。在台灣以非小細胞肺癌佔大宗(85%以上),其中又以肺腺癌最常見。

 小細胞肺癌容易轉移他處,因此第一線治療是以化療為主。而非小細胞肺癌相對生長或擴散速度較慢,第一線根治的辦法即是儘早將腫瘤完全切除。但可藉開刀將腫瘤完全切除的僅挶限於早期(第一、二期)及第三A期病患,之後再根據病理報告,部份患者可能需再加上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則以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及放射治療為主。以下本文所指的早期肺癌皆為非小細胞肺癌。

早期肺癌以手術切除為主流
      肺癌不僅是台灣常見的癌病,更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病,主要歸因於不易早期發現且非常容易轉移到淋巴結、肺、骨、肝、腦、腎上腺等器官,因此中晚期腫瘤療效有限。近年來,許多新藥如標靶或化學藥物的不斷研發及手術或放射治療技術的突破,發展出多樣新穎的治療策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也成為肺癌篩檢的利器,特別是針對抽菸、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群而言,它更能因及早發現小型肺癌早期治療,使得肺癌死亡率降低20%,成果驚人。

       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乃對抗肺癌的重要策略,對於腫瘤小於3公分,沒有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的第一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而言,治療後70%以上的患者可以痊癒。但已發展成肋膜腔或遠處器官轉移的第4期肺癌,在過去其平均存活期約半年到一年,而現在靠著標靶及化療新藥,則可延長患者生命平均達2年,這已是不小的突破。

早期肺癌病人只有靠手術切除才有希望?
       近些年肺癌手術方式,已從傳統的大傷口的開胸式手術,進展到傳統胸腔鏡或迷你胸腔鏡之微創手術,至於切除的範圍則依病灶的大小、位置和侵犯程度可分為楔形或肺小節切除、肺葉切除等。第1期與第2期肺癌術後5年存活率分別為70%及50%左右,而國內研究也發現治療失敗的主因有近七、八成皆因遠端轉移。

      現代化放射治療拜電腦與影像科技進步之賜不斷突破,不僅照射精準且能透過高端的影像導引、呼吸調控技術,掌握隨呼吸移動的腫瘤位置,給予精準對位後,才執行高劑量少次數的多角度聚焦放療,並降低週邊正常組織或器官的劑量,這種高科技放療被稱為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或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 (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國外文獻指出針對無法進行手術、腫瘤小於5公分、沒有淋巴轉移的早期肺癌病人,進行3次20葛雷(Gy)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3年的局部肺癌的控制率超過95%,3年的存活率也超過50%。2014年美國發表5年立體定位放療長期追蹤的成果,顯示肺癌的局部控制率仍高達93%,5年的整體存活率也有40%。

      目前手術仍為早期肺癌的治療首選,但對於:(1)不適手術的高齡、心肺功能差、或合併其他嚴重內科疾病而有手術或麻醉的高風險者;(2)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早期肺癌病人而言,立體定位放療無疑是提供手術以外新的治療選擇。

肺癌立體定位放療跟傳統的放療又有何差別?
      肺癌立體定位放療一個療程通常是1-2週內照射3-10次 (大都小於5次),而傳統根治性放療通常長達6週,共照射30次左右,兩者治療週數不僅相差甚多。立體定位放療的局部控制率不僅遠超過傳統長療程的放療,且成功率直逼手術(如:表一)。

那些肺癌患者適合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立體定位放療並不適用於每位腫瘤病人,通常需先經放射腫瘤科醫師依病患治療方式的選擇、腫瘤位置、腫瘤大小、肺癌分期、病人日常體能狀態、肺功能、是否合併其他疾病等因素,綜合評估後才決定。而健保署於2015年2月起,對原發性早期肺癌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須經過健保審查通過後才有給付,否則需自費,其條件如下:
* 立體定位放療全療程為2週、分6次(含)治療為限
* 目前僅限原發性早期肺癌且病灶最大徑≦5公分,病人經醫師評估其體能量表分數,需符合美國東岸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ECOG)體能量表分數≦2
分或科氏(Karnofsky)體能量表分數≧70分,且須符合以下高手術風險條件之一:
* 肺功能不良,不適合接受肺葉切除術者。
* 年齡≧75歲,致開胸受術可能造成嚴重損傷或危險性大,不適合手術者。
* 有嚴重心肺疾病或其它內科疾病,經麻醉科評估不適全身麻醉者。
 

標靶弧形刀放療突破創新
      總之,肺癌立體定位放療可說是早期肺癌治療五十年來的突破,對於不適合手術或排斥手術的早期肺癌病人而言,立體定位放療其實是最佳選擇。我們2015年因優異的國際治療水準及研究創新獲得螺旋刀(螺旋斷層放療, Tomotherapy)國家品質標章。自2015年10月亞東再啟用台全最新式之「4D動態弧形直線加速器(Versa HD, Elekta)」(簡稱標靶弧形刀或4D弧形刀),標靶弧形刀(圖1)能藉由4D電腦斷層影像執行影像定位技術,並在治療前了解肺癌隨著呼吸週期而移動的軌跡,準確地執行立體定位放療,並減少相鄰正常器官的傷害。民眾若需進一步資訊可與本科吳樂榮或徐晨雄兩位主治醫師諮商,我們有信心提供您專業之建議,並為早期肺癌病人量身打造最佳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表一、肺癌之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與傳統體外放療之比較

 

傳統體外放療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對肺臟副作用

可能較高

對肺腫瘤的控制率

較差

放療設備

普通直線加速器

具有呼吸調控或影像導航
特殊功能之
弧形刀、螺旋刀
、電腦刀、真光刀等,高端放療設備

治療次數

30

2-10(大都< 5)

全程治療週數

6

1-2

費用

健保

自費或健保有條件給付

 

立體定位早期肺癌放射治療展露頭角(相關圖片)

 

 

圖一、亞東擁有全台最新型之標靶弧形刀放射治療儀,為早期肺癌病患提供個人優化之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立體定位早期肺癌放射治療展露頭角(相關圖片)

 

 

亞東放腫科醫療團隊榮獲2015年國家品質標章「導航螺旋刀放射治療照護團隊-品質創新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