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見希望工程』 百例『大陸』人工耳蝸植入獲新生

人工耳蝸中心 陳冠華醫師  

 『聽見希望工程』 百例『大陸』人工耳蝸植入獲新生(相關圖片)  論是任何年齡的病患,人工耳蝸(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已被認為是重度至極重度聽力損失病患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其原理為利用電流的刺激,取代耳蝸中受損的毛細胞組織,直接刺激聽神經,恢復聽力。對於先天失聰的嬰幼童而言,兩歲半前兩邊耳朵儘早植入人工耳蝸,大腦才會發展出最佳的聲音解析度及語音辨識度;對成人而言,不論是老年聽力退化,或是疾病造成的重度聽力損失,趁早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可以重拾聽力,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亞東醫院獨步全亞洲的人工耳蝸中心,從2014年底成立後,不僅全台灣的病患慕名前來,更開展大陸病患來台接受人工耳蝸手術業務,因為聲譽卓著,平均每週都有二至三組病患來台,患者來自大江南北,北至天津市,南至海南島,遍佈全中國,至今已有超過一百例個案到院治療,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沒有任何後遺症,而且手術後聽力及與語言的進步都令人驚豔。

 『聽見希望工程』 百例『大陸』人工耳蝸植入獲新生(相關圖片)   本中心於7月18日下午舉行亞東醫院大陸人工電子耳一年百例成功記者會,分享醫治大陸病人的經驗,眾多平面與電子媒體都到場採訪。記者會首先由本院林芳郁院長蒞臨開場致詞後,由本人陳冠華醫師簡介人工電子耳原理以及適用對象,接著就是本次記者會的第一個重頭戲-與來台手術的病患及家屬視訊連線!來自大陸湖南的病患楊小弟,雙邊耳朵都植入人工耳蝸,他展現了進步神速的聽語能力,在爸媽身旁熱情地與台灣的醫療團隊對談。而河北天津的張小妹,則是在奶奶與媽媽的陪伴下,害羞地在鏡頭前與大家打招呼。二人的家屬一致讚賞人工耳蝸中心陳光超主任高明的手術技巧,以及人工耳蝸中心與病房醫護團隊悉心的照顧,手術後傷口不腫不痛,復原良好,聽語復健成效極佳,讓全家人如獲新生。

       記者會的第二個高潮緊接著登場,第一百例手術病患分享來台手術的心得!目前就讀於浙江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的朱佳莉,7月13日才剛剛接受手術,與媽媽一同上台侃侃而談。朱媽媽表示佳莉到三歲仍不會說話,檢查後發現左耳重度聽力損失,右耳幾乎完全聽不見,她發揮虎媽的性格,嚴厲地一字一句教導女兒發音,雖然心中常有不捨,但朱媽媽秉持著寧可讓她恨我一輩子,也不要後悔一輩子的信念,辛苦地訓練女兒。佳莉大學的學姐去年來亞東醫院接受耳蝸手術後,溝通能力大幅進步。在學姐的介紹下,朱媽媽決定帶著女兒跨海就醫,期盼她手術成功後,能在社會上永遠不受異樣的眼光。朱媽媽在講述過去辛苦的過程時,母女兩人常常忍不住含淚卻面帶欣喜地相視微笑,佳莉說現在她的世界不再寂靜,最希望以後能與同學一起開心地唱歌。隨後佳莉與媽媽向執刀的陳光超主任獻花致謝,林芳郁院長也代表醫院致贈禮品給佳莉,恭喜她透過人工耳蝸手術的?聽見希望工程?重獲新生,場面十分溫馨感人。

      記者會後,接續著國內各大平面及電子媒體採訪,醫師及聽力師更進一步強調,重度以上聽力損失的病患不論年紀,儘早雙耳植入人工耳蝸會帶來最大的效益,目前大陸來台的病患中,幼兒有50位,手術年紀最小的病人為8個月大。兩耳都植入,對嬰幼兒來說,語言的理解度上升、語音辨識度提升,長大後才能發展出最佳的溝通能力。對於成人而言,優勢在於提升語音辨識度及定位聲源的精準度,尤其是在餐廳或市場等較吵雜的環境之中,聽到的清晰度會大幅上升,這對台灣日趨增加的老年族群特別重要!目前本中心有23位大陸成人病患來台手術,比例遠高於台灣本土手術族群,可見聽覺植入的觀念在成人族群上仍有待推廣。

       總結來說,陸人來台進行人工耳蝸的醫療模式能夠成功,最大的因素當然是人工耳蝸手術及照護技巧,包括:全球最小的傷口(2.5公分)、術後24小時內開機聽到聲音等,都已經得到2016年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另外住院時12D病房醫護團隊悉心照顧,院內行政單位的配合,使患者住院過程可以縮短於一週內完成。聽語團隊的專業評估、兒童發展中心心理師所提供的心智評估建議、手術時麻醉團隊及手術房同仁的照護。手術返回大陸後,有任何狀況都可利用通訊軟體與醫療團隊溝通,使得病患可以得到持續的照顧,各方面的醫療,都令病患及家屬非常窩心與放心,院內各醫療及行政單位的大力協助與整合,可說是此跨海醫療會成功的另一大要素。

 

 『聽見希望工程』 百例『大陸』人工耳蝸植入獲新生(相關圖片)

 

第一百例來台手術病患朱佳莉(左二)與母親,開心與林芳郁院長(右一)、人工耳蝸中心陳光超主任(左一)合影

 

 

 

 『聽見希望工程』 百例『大陸』人工耳蝸植入獲新生(相關圖片)

 

 

人工耳蝸科陳光超主任記者會後接受新聞媒體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