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216期
  • 2017年11月

一念之間

胸腔內科 丁曼如  

一念之間(相關圖片)         然在亞東醫院圖書館的人文書庫發現這本好書,著實令我驚喜萬分!立即借回細細品味,雖然大學時期曾念過Frankl的意義治療法,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與光景,再次閱讀卻有不同的體悟感觸。猶記第一次接觸意義治療,深深為存在主義和正向人本心理學著迷,如今面對現實的殘酷與挑戰,理想與挫折,還是會在生活中追尋存在的意義,也發現這來自西方的心理治療,其實和東方哲學有異曲同工、相互呼應之妙,這是非常有趣,十分吸引我的……

  令我感動的是意義治療法的始創者Frankl的生平經歷,他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一個貧窮猶太家庭,從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曾任維也納大學精神科教授。早期接受心理分析訓練。二次大戰, Frankl和猶太人們被關進集中營,他被剝奪自由、親情、愛情、友情、工作,可謂一無所有,身旁難友逐一消失在煤氣房和毒氣室,受盡折磨與悲痛。戰後他創立意義治療法,協助患者在極端痛苦下,將自身對生命的冀希轉化成對生命的承擔和回應,為生活找到優越的價值表現,找出活下去的意義,進而面對現實,積極樂觀,坦然無畏的迎向命運。

        我想像自己身置集中營,國破家亡,羞辱凌虐,蹂躪背叛,衣不蔽體,呼來喚去,裸體被水柱沖,終日勞動苦役… 我懷疑自己是否能存活?即使活下來,是否除了怨恨,還能有一絲悲憫與寬容?而非麻木不仁,變本加厲,報復洩憤?Frankl能在集中營的生死關頭,逼迫威脅之下,追尋活下去的意義,幫助他熬過營內的惡劣醜陋,並且領悟生命的動力在於意義,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煎熬,無論處境如何,亦有自由抉擇餘地。然而,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亦有極大個別差異,對於Frankl而言,他能昇華悲憤,超越仇恨,將集中營的悲痛殘酷經驗,發展出積極樂觀的人生哲學,誠如尼采所言:「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形堅強」。他甚至可以揮別跳脫集中營的陰霾灰暗,在後半生還能活得健康快樂,他曾獲世界各大學頒發27個榮譽博士,獲選為奧地利科學院榮譽會員,六十七歲考取飛行員駕駛執照,八十歲仍能攀登阿爾卑斯山,以及到世界各地演講,推廣闡揚意義治療。這樣的生命力與生活態度,實在令我心嚮往之!

      「向生命說Yes!」讓我感受到人在極限環境下的苦難,和從受苦裡藉著意義的尋找,將自己超拔出來,而能重新愛人。Frankl告訴我們無法控制的一念之間(相關圖片)外力,可以奪走我們的一切,但不能奪走我們選擇如何應變情勢的自由;我們無法控制人生會發生什麼事,但發生這些事情之際,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感覺及能做的事。尼采曾云:『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故而,Frankl的意義治療之基本信念是:「人主要關心的並不在於獲得快樂或避免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中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人在某些情形下,寧願受苦,只要他確定自己的苦難具有意義。」因此,情境雖無法抉擇,但面對情境的態度,內在可為此時此刻作選擇並且負責。
 
  生命旅程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Frankl的親身經?,讓我學習用新的視野角??看待人生中的各式風景,也檢視自己存在的價值。我追尋內在價值,這「價值」非外在所予,而是在面對苦難的當下,仍然能作「不以物傷性」、「人之所以為人」的抉擇。我一直很喜歡蘇東坡被貶黃州時寫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泠,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透露出謫居時的胸襟開朗,性格曠達,面對誣陷艱難,依然處之泰然;遭受狂風暴雨,仍然期盼雨過天青。人雖處在不可改變的殘酷環境,但內在精神還是自由,這自由是無法被剝奪的,有自由意志才能作出選擇。或許,人生路途中的每一情境都是向每一人提出的挑戰和試煉,有時險阻苦難能夠讓我們洞見真理,匯聚智慧,堅定信念,誠如星雲大師所云:「失意時泰然,得意時淡然,有事時斬然,無事時澄然,處人時藹然,能如此則凡事就超然了。」

  「一念之喜,景星慶雲 ;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風甘露;一念之嚴,烈日秋霜。」的確,一念之間,心即天體,隨起隨滅,廓然無礙。心靈力量與精神動力,可以影響改變我們的命運,讓我們生活得更幸福快樂。然而,生命的意義並非一成不變,會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重要的是明白個人生命在某個具體時間的具體意義。當我們有能力去發現一個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可以讓個人得以忍受任何艱難情況卻能堅持活下去的理由,進而「向生命說Yes!」,積極、正向、有理想、有希望的活出意義來。「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修行不到心無地,萬種千般逐水流」,每個人的因緣際遇都是獨一無二,各有不同,無法比較,我們必須以行動來塑造自己的命運,發現生命的意義,完成註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