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216期
  • 2017年11月

張厚台主任、張家豪醫師、陳運嵩醫師及護理師們,專業細心的治療;在此衷心地感謝長期照護家母的醫師們:邱斌醫師、吳維哲醫師、鍾承軒醫師、鄧仲仁醫師、郭登宇醫師、郭蔭庭醫師、吳彥雯醫師及許多細心的護理師們。

 

他們不重!是我們的患者 (感謝函)
     筆者的母親於2017年8月、9月兩次進出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在醫療團隊:張厚台主任、張家豪醫師、陳運嵩醫師及護理師們,專業細心的治療下,順利轉出到普通病房。筆者有感而發:經歷過加護病房後,人們會學習更謙卑,更加愛惜生命!
這裡是一級戰區!
      在搶救患者生命時,醫療團隊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診斷與治療,在生死之間搶救生命,幸運的能順利轉出到普通病房,也有黯然地淡出人生舞台….。

      要培養出成熟老練的專業醫師及護理師,談何容易!每天需和教授/學長們學習專業經驗,更要培養團隊默契,適時彼此支援,EQ要好又需耐心氣長地和家屬們解釋病情….等等,猶如少林寺修行,需一步一腳印日積月累方能修成正果。社會大學就像人生修煉道場,待人處事是一門大學問,如何向各種不同患者/家屬來傳達溝通病情,實在不容易,令人讚嘆佩服。

社會有點人情味,很溫暖
       每日3次固定的探望時間快到時,加護病房門口總是聚集了許多患者的家屬親友們,眼神中有著不安、焦慮、惆悵,也有盼望喜悅的(即病情好轉了),人生百態在此皆真情流露,沒有任何虛假。來探望的家屬們也會彼此相互加油打氣,偶爾看到菜鳥家屬時也會主動提醒一些加護病房規則….。在這裡,無論家屬是何方神聖或哪路英雄好漢,”救人第一”大家都得乖乖聽從並配合醫療團隊的指示。

家屬的抉擇 & 可以配合的事
        當病患需採取急救時,家屬需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同意書」,即便是天資聰穎的人,在這情況緊迫危急時,要以極為有限的醫學常識來聽醫師的說明及判斷,這時家屬到底要如何下決定呢?
雖說生死天註定,在關鍵時刻,面對親情的不捨與理性的考量(病痛的折磨)兩者形同拉鋸戰,此刻的抉擇,用「比登天還難」來形容似乎不為過。但醫學專業有別,惟有信任專業的醫療團隊並祈禱上帝與我們同在,其他別無選擇!當然要儘量提供病患詳細的病史給醫療團隊做醫治的重要參考依據,是非常重要的。

相遇並非偶然 &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在加護病房、普通病房或急診室隨時都可能有突發狀況,情緒起伏在所難免,醫療團隊與家屬們都必須彼此體諒,互相信任與鼓勵,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在此呼籲家屬們為醫療團隊及所有工作人員祈福:”願大家每日披上戰袍工作時有體力、智慧及愛心,服務患者及家屬們當盡心盡力,交班後就卸下戰袍,其他就交託給上帝,好好回家休息,享受家庭生活吧!”
 在此衷心地感謝長期照護家母的醫師們:邱斌醫師、吳維哲醫師、鍾承軒醫師、鄧仲仁醫師、郭登宇醫師、郭蔭庭醫師、吳彥雯醫師及許多細心的護理師們。

盡心盡力者,必得祝福
        在媚俗的媒體操作下,社會煩躁、人心惶惶。醫德與仁術聽起來古板老舊,即使時代在改變,醫學科技突飛猛進,惟有回歸人性基本面,傳統的核心價值依然可屹立不搖。每人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發揮自己的專長,為家庭而努力打拚,認真負責的態度可成為社會正面向上的力量及他人的祝福,這一股無形巨大的暖流一直默默的支撐著世人,令人感到欣慰與鼓勵,以上與大家互勉

筆者林○俊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