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護早產兒 新手爸媽照護重點為何?

小兒部 王詩欣醫師  

呵護早產兒  新手爸媽照護重點為何?(相關圖片)        38歲的小孟,和先生努力做人多年,總算在今年有了好消息,不過在懷孕中期出現厲害的孕期高血壓,入院安胎後血壓還是持續飆高,胎兒生長遲滯,婦產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施打產前類固醇加速胎兒肺部成熟後,於30週進行剖腹產。
?
Q:我的寶寶30週出生,離預產期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出生體重只有900克,現在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身上好多管路,看起來好令人心疼,有什麼是我可以幫寶寶的嗎?這是很危險的狀況嗎?

A:新生兒只要未滿 37 週出生,即是早產兒,跟足月寶寶相比生理構造相對不成熟,應付子宮外環境的能力較差。早產寶寶第一關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呼吸(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通常需要不等程度的呼吸器支持,什麼時候可以脫離呼吸器是依據肺部的成熟度與其他臨床合併症決定。其他的包括:腦室出血(中樞神經)、開放性動脈導管(心血管)、壞死性腸炎(腸胃道)或是血流感染等,都是早產兒在剛出生的急性期常常需要面對的難關,懷孕週數越短,早產兒發生上述問題的機會越大,這個階段爸爸媽媽能做的,就是慢慢瞭解各種早產兒併發症,與醫護人員充分溝通與配合,才能有最適合寶寶的醫療。後續長期生長與發展的追蹤也同等重要。

Q:醫院通知我們寶寶可以轉出加護病房,如果體重穩定成長就準備出院回家了!聽到這個消息好開心但又有點緊張,不知道該做什麼準備?

A:早產兒比足月兒容易躁動、不易安撫,可藉由做袋鼠式護理和嬰幼兒按摩來改善。在住院過程中如果狀況穩定,一般說來是體重大於1500克或是大於32週即可開始進行袋鼠護理,這是讓父母將寶寶抱在胸前,經由皮膚與皮膚的接觸,讓寶寶去感受父/母親的心跳、呼吸聲及溫度,模仿類似子宮內的環境,促進早產兒與父母親子關係的建立,有助穩定小朋友的情緒與生理狀態,並協助早產兒成長。另外也藉由這樣的接觸,熟悉寶寶的氣質與脾氣,縮短回家後的磨合期。
       接下來是預防感染的部分,早產兒的免疫力較足月兒弱,容易感染疾病,有少數早產兒因肺部尚未發育成熟,易發生慢性肺疾病,而有慢性肺疾病的孩子,肺部感染的機率較一般嬰兒來得高,症狀也較嚴重。

預防感染的方法包括:
* 限制訪客
* 注意居家環境的通風
* 接觸寶寶前後皆須洗手
* 家中禁菸:不管是不是早產兒,吸菸(二手菸或三手菸)對孩童的危害除了呼吸道部分,包括:造成氣喘、中耳炎等,更會危害神經學發展,影響認知、閱讀與數學能力,再來就是增加一歲以下嬰兒猝死症的風險,不可不慎
* 寶寶週歲前避免出入密閉人多的公共場所

Q:寶寶回家後,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A:早產兒由於生理發展仍未成熟,吸吮能力較足月兒弱,餵食過程中比較容易嗆到,或有嘴唇顏色變青、變紫現象,有些孩子醫師會建議準備氧氣或是租用血氧監測器回家使用,更重要是家長要慢慢學會觀察與處理。早產兒最佳的餵食方式是「需求性餵食」,也就是依照寶寶的生理時鐘予以哺餵,並且按照寶寶能接受的餵食量適當給予,醫師也會針對寶寶需求,添加一些營養補充品,像是母乳添加劑、綜合維他命或鐵劑等。長期而言,這些早產寶寶更重要的是追蹤檢查,依據資料顯示,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之早產兒或有特殊合併症的早產兒,比一般足月兒在認知與動作發展上較易發生遲緩情形。

完整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追蹤檢查服務應該包括五大項目:
* 身高、頭圍、體重與營養狀態評估
* 神經發育與粗動作評估
* 心智發展評估
* 眼科評估:除了住院中進行的視網膜檢查外,於矯正年齡一歲左右開始定期視力檢查
* 聽力評估:於住院中接受首次聽力篩檢,並於矯正年齡一歲左右同時考量孩子發展的語言、認知、表達與理解等能力,視情況再做評估

   
    建議至少於矯正年齡6個月、1歲、2歲及5歲時做定期回診,及早發現、及時轉介,以期達到早期療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