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向改變 從學習分析了解的行為開始

兒童發展中心 張遠芳臨床心理師  

正向改變  從學習分析了解的行為開始(相關圖片)

 孩子打人、發脾氣、不順從,這些問題何以一而再的發生?
        在親職晤談時,家長經常可以很鉅細靡遺地說出孩子各種令人困擾的問題型態,但對於「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是甚麼維持了行為?」,往往顯得遲疑,覺得孩子「就是講不聽阿﹗」…。這確實很令人沮喪,但這樣的結論同時也設限了後續的行動,無法找到改善問題的著力點;取而代之,若能對孩子的行為保持好奇、系統性觀察、分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才有機會衍伸出相對應的行為處理策略。

 正向改變  從學習分析了解的行為開始(相關圖片)在討論如何分析行為之前,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些相關的前提
* 行為無法獨立於情境分析
       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歷史以及當前環境建構下的產物,單一的行為描述無法對「行為從何而來」提供充分的訊息,行為須結合情境脈絡一起看待才可以瞭解其關聯性,瞭解關聯性後才可進行有效的操弄,例如:某學生在被要求寫作業時就會開始大哭尖叫,如果不找出大哭尖叫的原因,只一昧要求學生不准這麼做,那麼他可能將大哭尖叫換成干擾別人,但若仔細發現他在面對新的或具挑戰性的作業情境下才會有情緒行為,即在新情境下總是會伴隨負向情緒產生,那麼我們的目標則可以設定在提升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或在面對具挑戰性的工作情境時適切的情緒表達/問題解決方式,因此當孩子獲得因應壓力的技能時,後續面對相同的情境便可將習得的技能加以運用,以問題解決行為替代情緒/干擾行為。

* 行為以功能而論
        我們想要儘快地介入問題行為,但在沒有瞭解行為功能之前,介入通常難以成功。行為的「型態」與「功能」不同,型態指行為看起來的樣子,功能則是說明為甚麼?是甚麼維持了行為?當個體做了某行為總是能伴隨一個想要的結果,那麼行為在未來重複出現的頻率將被提升,同一形態的行為,在不同個體身上或情境中可能具備不同的功能,更甚於有些時候,行為具備多重功能,例如:孩子做出自傷行為可能是要獲取他人的關注、逃避工作,或兩者皆是。

* 行為改變是特定情境相關
        行為在一個情境(一個地點、或特定的對象等)被消除,可能會在其它情境繼續出現,例如:當孩子要求糖果的時候,媽媽總是不給但爸爸都會給,那麼孩子可能會停止向媽媽要求糖果但會繼續向爸爸要。因此,如果消弱的程序沒有類化到其它情境,則行為仍然會被持續,同理亦然,當孩子某個正向行為在特定情境中被增強或習得,並不保證能夠在其它情境中呈現,除非在其它情境中亦受到同樣的行為演練機會與增強。

        因此,在分析個體的問題時,不僅是觀察行為本身,而是要做「行為後效關聯」的分析,這其中包含三個成分:前事-行為-後果,即個體在一個特定的前事情境中,做了某個特定的行為,那個行為產生一個後果,而後果將影響個體在未來持續做這個行為的頻率;你可以在每次的分析中先畫出三個格子,在第一個格子記錄行為發生的前事情境,第二個格子記錄個體所做的行為(注意:是確實有做的行為,而非「不做甚麼」,例如:在媽媽要求孩子去倒垃圾的前事下,「孩子沒去倒垃圾」不是行為,「孩子在玩電動」才是行為),在第三個格子記錄行為的後果;如果一個後效關聯涉及兩個或更多的人,選擇其中一位的行為來分析,將其確實做的行為紀錄下來,針對目標行為系統性地重複紀錄然後進行分析。

        瞭解這三者的關聯有助於掌握行為可操弄的變項,譬如在那些前事刺激下容易伴隨特定行為的產生,或那些後果容易維持行為,我們便能透過改變後果去增強或消弱某個行為,或透過教導技能與策略去替換個體在面對特定情境時的不適切反應。

        當孩子在日常或團體生活中產生適應性困難時,尋求專業協助是許多人的選擇,無論是透過相關疾病知識的諮詢,或參加療育課程,這些都是可運用的資源。能夠提供社會支持,緩衝教養照護上的壓力,然而,學習思考孩子的問題,才是改變開始最重要的一步,更是讓正向行為持續醱酵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