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冷如何預防腦血管 緊記中風口訣「臨微不亂」

神經醫學部 周倩愉醫師  

天冷如何預防腦血管   緊記中風口訣「臨微不亂」(相關圖片)        腦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國死亡率排行第四位。民眾無不談「風」色變,因為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無論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造成非常巨大的壓力和衝擊,因此如何有效預防腦血管病變變成目前預防醫學和健康自我管理非常重要的課題。

導致腦血管疾病危險病因繁多
        其首要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其次要危險因子則包括:肥胖、吸菸、感染、不活動和曾患有腦血管病等皆可引發腦血管疾病。

腦中風好發年齡及危險因子
        腦中風雖好發於高齡者,但55歲以上的罹病風險,每10年以倍數增加,有家族病史更應加倍小心。台灣腦中風學會也表示,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與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及生活飲食型態息息相關,因此健康自我管理應包括:
* 慢性病管理:
三高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倍,務必遵從醫囑規律檢查與用藥;另9%的腦中風與心臟疾病有關 (如心房纖維顫動、冠狀心臟病、心率不整等相關疾病),應尋求醫療專業建議和治療。
* 生活管理:戒菸、節酒、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充足睡眠,不僅讓人遠離腦中風的威脅,也是杜絕其他慢性病的通則,更是國民每日的重要生活公約。

     秋冬更迭之際,氣候冷暖不定,而腦中風發生率似乎較夏季有增加的趨勢。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19年1月份的報導, 在溫差大的地區民眾因腦梗塞住院比溫差少的地區高;而65歲以上的病患因溫度下降而導致腦中風死亡率亦比一般民眾為高。德國流行病學研究更察覺超過24小時溫度每下降攝氏2.9度,則民眾增加11%罹患腦中風風險,若民眾已是高風險病患,其罹患腦中風的風險則更高。

為甚麼氣溫下降會增加腦血管疾病?
        其機轉至今未明。但可能導因是氣溫下降時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管容易破裂,造成腦出血;同時亦會增加心率不整的發生,從而產生血栓塞,導致腦血管梗塞。寒冷時,上了年紀的民眾或多或少會減少社交戶外活動,容易導致心情鬱悶;再加上老人家抵抗疾病能力較弱,在寒冷時較易罹患各種感染如:感冒、肺炎等,引發全身性血管發炎,併發血管梗塞,從而增加腦中風的發生率。

        無論任何季節監控和治療所有危險因子為預防腦中風不二法門。天氣寒冷時保暖為第一要務,但不應該減少戶外活動,務必維持規則運動和社交活動,保持心境愉悅;每天都要測量血壓,避免血壓忽高忽低,導致腦出血。戒菸是必須的,因為吸菸已被證實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因此戒菸除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外,對各類呼吸系統疾病和癌症都會減少其好發率。患有各危險因子的病人,除嚴格治療所有疾病外,在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 務必接種感冒疫苗,以減低流行性感冒和肺炎的發生,從而避免全身性血管發炎導致腦中風。

天冷如何預防腦血管   緊記中風口訣「臨微不亂」(相關圖片)緊記中風口訣
* 「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 (ARM)。
* 「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FACE)。
* 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
* 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

 

       民眾切勿輕信中風放血和各類治療腦中風危險因子的偏方,若出現「臨微不亂」類似症狀,務必迅速送醫,爭取急性期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避免造成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