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治型憂鬱症的新選擇: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

精神科 江惠綾醫師  

難治型憂鬱症的新選擇: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相關圖片)  「鬱症」是現今社會中很普遍的疾病,除了從心理層面處理憂鬱症之外,憂鬱症也有其生理因素,例如:腦中的血清素(Serotonin,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以及腦部的特定區域呈現功能活性低下,因此服用抗憂鬱劑來治療憂鬱症的生理因素也成為目前重要的治療選項之一。雖然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做為治療的選擇,但仍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對治療反應不佳。因此,台灣在2018年4月通過可以使用重覆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來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的成人患者,透過磁波誘發出一個微弱的微小電流來重覆刺激前額葉,以活化功能低下的腦部區域,此區域受到活化後會再循著腦部的內部連結迴路,將活化的訊號傳導至管理情緒調節之腦區,進而改善憂鬱症狀,此治療方式已更早被運用於美國、日本等多個先進國家。
  
  雖然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的安全性高,仍有一些治療前的評估事項需要注意,有些患者可能並不適合接受此治療,例如:身體有金屬植入物(包括:電子耳、心律節律器、心臟支架、血管瘤的金屬夾或線圈...等)、有癲癇病史、酒精成癮、腦部創傷、有服用易誘發癲癇狀態的藥物等等。另外如果有懷孕或計畫懷孕、有腦瘤或中風等腦部疾病、家人有癲癇病史,以及其他疾病史,都建議要提供給醫師做為治療前的評估。
  
重覆經顱磁刺激的治療
  重覆經顱磁刺激的治療流程可能會因儀器及療程的設計而有不同,大致的流程如下:先讓患者在診療椅上調整一個舒適的坐姿坐定,再讓患者戴上一個專用的頭套來標示定位的區域(因每個人的頭型、大小、腦部結構位置會有所差異,故治療前需先進行定位)。進行定位時,治療者會先用磁刺激患者腦部掌管運動的區域,讓患者的手部肌肉出現收縮的動作,再根據患者的反應逐步調整,藉以找到最合適的刺激位置,並計算適當的刺激強度。這些參數都確定之後,治療者再將刺激位置移動到治療憂鬱症的目標腦區,讓儀器依照設定好的參數給予磁刺激,以完成一次的治療。此外,此治療儀器也可搭配其他設備進行更精準的腦影像的定位,讓治療師及患者可以看到磁刺激的位置,並增加每次治療時定位的準確性,同時縮短定位時間。
  
難治型憂鬱症的新選擇: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相關圖片)  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的進行方式為一週五次,每次治療約30至40分鐘左右,可用門診方式進行,不需要進行麻醉,也不用住院,治療完後即可進行一般生活中的活動,是一種非侵入性、安全性高的治療。部分患者在二週的治療後便可感受到症狀的改善,一般會建議患者進行四週到六週的療程(也就是20-30次的治療)以達到更佳的症狀緩解。目前的研究顯示,約有60%的患者完成重覆經顱磁刺激療程後能有明顯的症狀改善。
  
  隨著治療「難治型憂鬱症」成人患者的需求增加,國內多個醫療院所已陸續引進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項目,本院也已引進新款的儀器可進行治療。目前此治療屬於自費項目,健保並未給付,費用負擔上相對於傳統的治療方式高。然而,相較於目前普遍使用的抗憂鬱劑治療可能會產生的全身性副作用(如:食慾下降、腸胃道不適、性功能障礙、頭暈等),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的副作用,則僅發生於局部區域。例如:較常出現的副作用為頭痛、頭暈、(磁刺激處的)頭皮不適、治療過程中臉部肌肉被磁刺激引起的抽動等。這些不適大多在當次治療結束後即會緩解或逐步緩解,故於治療的療程中,患者多可保有原本的生活品質,包括照常工作。

  
  憂鬱症已是當前世界衛生組織最重視的疾病之一,因為憂鬱症所造成的失能、減少生產力、增加社會整體的影響及負擔已經是所有疾病中排名的前幾名。期待新療法的引進能提供憂鬱症病友更多治療的選擇,並獲得更高的復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