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弄幼兒問題行為發展的影響者 『畢馬龍效應』

兒童發展中心 黃思賓臨床心理師  

操弄幼兒問題行為發展的影響者 『畢馬龍效應』(相關圖片)  道嗎,孩子未來地樣子、成長的方向,與照顧者及重要他人總是有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因此,照顧者、重要他人如何看待孩子,將影響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的重點之一。於1968 年,心理學家Rosenthal和Jacobson曾先對孩子們進行標準化認知測驗後,將一批認知能力平均水準差不多的孩子交給老師帶領學習。但交給老師時,卻對老師宣稱這些孩子中有某些孩子是認知能力明顯優於其他孩子的「資優生」,其他孩子則只是「一般生」。而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重新再對所有的孩子們進行認知測驗,卻發現「宣稱是資優生」的孩子們,表現明顯較「一般生」要佳,且在年齡越小的班級差異表現得越大。顯示了他人對於孩子的預期表現,將影響他人對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及付出,也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操弄幼兒問題行為發展的影響者 『畢馬龍效應』(相關圖片)畢馬龍效應,重要他人與孩子表現交互影響的操弄師
  為什麼對孩子的預期表現會造成影響孩子表現如此大的差異呢?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對孩子有了預期,人就會在自己的行為模式上出現自動調整,藉此讓自己的預期成為現實,形成了自我驗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Merton, 1948)。也因此,當老師被灌輸了「他們是資優生」的預期後,自然便會對於孩子有更多的引導或是提供更多的資源以符合「資優生的需求」,進而導致「宣稱的資優生」最後真的變成「資優生」的結果。而這樣的效應,顯示了在兒童發展領域,無論是老師、照顧者或是各專業,對於孩子的預期【請注意,是「預期」而非「期待」】是有多重要。然不可諱言的,在現今社會的我們,很容易對於孩子表現出現過度負面的預期。

只要有好預期,平凡生也能成為資優生!?
  那麼對於孩子的預期是怎麼產生的呢?心理學家曾對於我們思考的模式進行探究,發現人並不是一種理性思考的生物,常會為了節省認知資源(腦力),而有著反射性的自動化思考模式。這些思考模式很有可能是在物盡天擇後人類潛藏在基因裡一代傳一代的能力。當知道了這件事情,回頭來看,老師是人,照顧者也是人、所以總是無法如同機器一樣始終用理性在面對孩子作分析應對,有時總難以脫離對孩子出現的自動化思考窠臼。對於照顧者來說,對孩子預期的形成,常是由孩子行為表現及生活點滴累積而來。在面對生活點滴,當預期孩子表現時,由心理學家Kahneman和Tuversky提出的自動化思考「可及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成為第一個影響預期判斷的角色。該角色讓人對於容易想到的事情高估其發生機率的狀況,也因此容易快速的影響到我們對於孩子判斷。生活中孩子最容易被照顧者及老師掛在嘴邊提醒或想到的,通常都是「他哪裡做不好」、「他又打人/和人吵架」、「他今天又亂發脾氣/大哭大鬧」、「作業寫不完」、「上課不專心」、「字寫太醜」......等負面訊息,也因此,我們常會高估孩子出現令人困擾狀況的機率,並且為之提心吊膽。

  而緊接著由Wason於1960提出的另一個自動化思考「確認性偏誤(confirmation bias)」角色,則扮演著讓我們不斷地蒐集和孩子問題行為相關的證據進而重複強化我們對孩子的負面預期,因此好者恆好,壞者更壞,結合一開始的主角畢馬龍效應的作用,從正向變成負向結果,形成孩子不斷出問題行為的惡性循環。

可及性捷思、確認性偏誤,兩個造成誤會孩子的狠角色
  那麼,我們該怎麼調整對於孩子適當的預期表現呢?唯一最佳解答當然是「尋求專業討論」,這也是為什麼在早療療育或是處理孩子問題行為時,通常都會需要孩子先經過一系列「衡鑑評估」,而專業也會儘量避免在照顧者寥寥幾句對孩子的描述就做出總結,避免可及性捷思狠角色的影響。在經過各關卡以客觀、經驗綜合形成的資訊,越豐富的資訊,越能貼近形成對孩子能力及行為表現的理解。針對孩子的能力、特質,過去經驗、行為模式進行預期。然事事豈能盡如人意,照顧者身邊不會永遠都有個兒童發展團隊提供24小時專業服務,那麼,照顧者或重要他人該怎麼調整自己對孩子的預期呢?

尋求專業,唯一最佳解答,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蔡倫造紙、蒙恬製筆,古聖先賢給了我們工具,不用懷疑,拿起工具紀錄就對了。每天記錄孩子「好的表現」、「不佳的表現」、「剛好的表現」。

  若你可以很快地寫出好的表現多於不佳表現,那麼請繼續保持,並給予孩子多點信心,然後請隨著時間一起見證奇蹟,一起看到孩子的進步。但若發現「不佳的表現」竟然遠多於「好的表現」或「剛好的表現」,那就代表在你腦袋裡,你對於孩子的形象是負面的,應該要開始調整一下對孩子可能有的想法了(還記得嗎,好者恆好,壞者更壞),絞盡腦汁想辦法多寫些孩子好的表現。

  此外,額外提供小小調整對孩子行為預期想法的小技巧,日本人曾有「言靈」一詞,認為在言語中,有著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而心理學也有類似的框架效應(Framming Effect)一說,說明語言對於思考的影響。因此當你除了做紀錄外還想要有更多調整自己對孩子預期的方式外,嘗試調整自己說出口的話,從「強調負向」改成「強調正向(但不忽略負向)」的說法。如:「孩子今天又打人了」換成「孩子早上都有控制自己,不讓生氣惡魔控制他,只可惜下午有和人動手衝突」。漸漸的,你會發現你可以看到孩子更多不錯的表現。

紀錄、說話,簡單好用的調整預期方式
  最後,還是回到主題,期待我們對於孩子都可以有適當良好的預期,在良好的預期下,讓畢馬龍效應慢慢發酵,使孩子有更佳的發展表現。但若當你發現你怎麼樣都無法對孩子有適當的預期時,那麼還是回到尋求唯一最佳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