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功能』健檢報告答客問

臨床病理科/林倍親醫師  

『腎功能』健檢報告答客問  (相關圖片)  什麼檢驗報告中的腎絲球過濾率(GFR),當大於60 ml/min/1.73m2時,不會提供確切數值,而是只以一個區間(>60 ml/min/1.73m2)來呈現呢?這不僅是民眾或病人常詢問的問題,有些醫師可能也會有這方面的疑問。

什麼是「腎絲球過濾率」
  健檢報告中常見的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也就是俗稱的腎功能,是一個估計出來的數值,將抽血檢測的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數值,與年紀及性別一起代入公式中換算而成,因此更完整的說法應該稱作「估算的腎絲球過濾率」(Estimated GFR)(目前本院使用MDRD公式估算)。

  「估算的腎絲球過濾率」(後續簡稱為eGFR)主要是被用來加強腎臟功能不全病人的監測,根據eGFR數值的高低,可以將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分為五個期別(如:表一):大於90 ml/min/1.73m2時,稱做第一期慢性腎臟病;60-89 ml/min/1.73m2為第二期慢性腎臟病;30-59 ml/min/1.73m2為第三期慢性腎臟病;15-29 ml/min/1.73m2為第四期慢性腎臟病;而小於15 ml/min/1.73m2時,則為第五期慢性腎臟病。相信大家會很疑惑為何腎功能大於60 ml/min/1.73m2,也就是上述的第一期及第二期,也有問題。原因在於前述的五個分期僅適用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沒有慢性腎臟病的人並不適用。

慢性腎臟病介紹
  所謂的「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因長期發炎、慢性疾病,或尿路阻塞等因素影響,受損超過三個月,導致結構或功能產生永久性的病變無法恢復正常。符合以下任一項,就可稱做慢性腎臟病:1. eGFR小於60 ml/min/1.73m2且時間長達三個月以上,或是,2. eGFR大於60 ml/min/1.73m2,但有腎臟實質傷害的證據,如蛋白尿、血尿、影像學或病理學上的檢查結果異常,且病程達三個月以上。因此,在不是慢性腎臟病的民眾,當eGFR大於60 ml/min/1.73m2時,其數值的高低沒辦法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腎臟問題,反而要檢驗尿液中是否有血尿、蛋白尿、或是做腎臟超音波等檢查來看構造有無異常,以儘早偵測腎臟問題。

  我們也聽聞有些健檢中心或醫療院所會提供eGFR大於60 ml/min/1.73m2時的數值,但如上所述,eGFR大於60 ml/min/1.73m2時的數值在「不是」腎臟病的人並沒有很大的意義,因為數值高不一定代表腎臟沒有問題,而數值略低也不見得腎臟功能就比較差。舉例來說,一位70歲的老先生,eGFR: 65 ml/min/1.73m2,沒有血尿、蛋白尿或是其他腎臟構造的異常,相比一名40歲的中年人,eGFR: 80 ml/min/1.73m2,但糖尿病控制得很差,持續有蛋白尿三個月以上,這位70歲的老先生的腎臟功能比起前述的中年人要來得好多了。若只侷限在eGFR的數值很高,就誤以為腎臟沒有問題,而忽視身體發出的其他警訊,反而會錯失及早預防、及早治療的先機。此外,許多研究也發現MDRD公式所估算出的eGFR在大於60 ml/min/1.73m2時會有低估的情況,因此國際也建議僅在eGFR小於60 ml/min/1.73m2時,才提供確切數值。

  若民眾在健檢時,發現自己的eGFR大於60 ml/min/1.73m2時,接著就要特別注意尿液中是否有尿蛋白、血尿,以及腎臟超音波的檢查是否正常。治療或控制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的疾病,如尿路結石、糖尿病、高血壓等,維持均衡飲食及規律作息,不濫用消炎止痛藥,不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有疑問時,請諮詢專業的醫師,才能早期發現問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表一、慢性腎臟病分期

 

腎絲球過濾率(eGFR) (ml/min/1.73m2)

第一期

>90且有腎臟實質傷害的證據

第二期

60-89且有腎臟實質傷害的證據

第三期

30-59

第四期

15-29

第五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