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預防『年長者跌倒』

10G病房 藍淑菁護理長  

如何預防『年長者跌倒』(相關圖片)  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65歲以上年長者中,每6個年長者就有1位在一年內曾經發生跌倒,超過6成年長者跌傷後還是未採取預防跌倒措施。若發生跌倒大約有5%需要住院,其中有5%-10%會導致較嚴重的傷害,如骨折、頭部創傷、嚴重撕裂傷、長期臥床等。跌倒事故更為65歲以上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可見預防跌倒對年長者日常活動重要性。

 年長者常見跌倒發生原因及預防方法
* 老化因素
  年長者的跌倒發生原因很多,常見原因有老化造成肌肉減少的情形引起步態不穩、平衡感變差、視力變差等,使得年長者在失去平衡時,肌肉和關節反應變慢或來不及反應發生滑倒或絆倒、失去平衡而跌倒。

  建議年長者保持運動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來運動,一般而言「適合的運動」可分為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及柔軟度訓練。肌力訓練可維持並促進肌肉強度及增進骨質密度,使得年長者步態穩定,保持彈性避免發生跌倒。柔軟度訓練目的在增進肌肉彈性、維持關節潤滑及活動度及範圍,減輕疼痛,增加身體反應能力,可以減少跌倒的發生,尤其是步態及平衡訓練。適合長者的運動有走路、伸展操、太極拳、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前、後均應有至少十分鐘充分的暖身如何預防『年長者跌倒』(相關圖片)運動,運動時應採循序漸進、緩慢進行或增加運動強度方式,注意水分攝取,若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此外,年長者可增加鈣質及維生素D的補充或多曬太陽,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也是預防跌倒的重點之一,鈣質最好的來源是奶製品、豆腐、豆干、芝麻、魚類、及深色蔬菜。可多吃蛋、肝臟、魚肝、魚油等來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 慢性疾病及疼痛情形等多重用藥
  年長者常有多種慢性病或疼痛而使用多種藥物,長者常有一或多種慢性病或疼痛情形需要服藥控制或緩解,急慢性疾病或疼痛以及多重藥物,如常見的心血管用藥、利尿劑、抗精神藥物或抗憂鬱藥物等藥物使用會影響長者注意力及認知功能、造成頻尿或促使低血壓引起老人頭昏、暈眩等狀況,增加跌倒發生可能性。
  
  因此年長者日常活動要穿著合適寬鬆衣物,起身活動時動作要緩慢進行,尤其是清晨起床或半夜起床如廁時,應先採坐姿雙腳平穩踏於地面,讓身體適應後才站立起床活動,避免姿勢改變造成低血壓或暈眩等情形發生,生病或不舒服時應儘早看醫生、接受醫師治療、評估並調整藥物,取得藥物後應按時服藥、了解藥物副作用,避免自行增減藥物引起副作用,造成跌倒。
  
* 環境因素
        環境的設置或安排也是常見可能造成年長者發生跌倒的原因,如不熟悉的環境,燈光照明不良,昏暗或太亮、地板濕滑或不平、鋪設滑動的地毯或物品擺設動線不良,也容易造成年長者發生碰撞而發生跌倒。進一步探討年長者跌傷地點,室內最常見為臥室、次者為客廳、其次為浴室;室外發生跌傷的地點第一位為街道或路上、路邊,第二位為公園或運動場,第三位為菜園、農地。
     
  建議年長者居家環境的檢查及佈置可著重於適當的照明,照明設備盡量採間接照明、不要太昏暗或反光,避免影響年長者視線。地板表面應採無高度落差設計,保持走廊、通道、樓梯寬敞不要有雜物或延長線等,浴室應設置扶手,坐式馬桶、淋浴椅、防滑設施等。此外,年長者平日活動若有使用輔具或助行器,應放置在年長者伸手就可容易取得的地方,尤其是夜間,避免因起床活動或上廁所時因拿取輔具時不甚發生跌倒情形。

  若跌倒真的發生時,別急著立刻爬起來,先確認自己沒問題,在別人協助下起身。若跌倒時身旁沒人,也應確認自己可以自行爬起來,若無法自己爬起來,可以等待他人協助或打電話通知119等待醫護人員到場協助,避免二次跌倒造成更大傷害。


參考資料
1. 國民健康署(2019)。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4253-49428-1.html
2. 國民健康署(2020)。「長者防跌妙招」取自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1746&kw=%E9%98%B2%E8%B7%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