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65期
  • 2005年4月

擺平痔瘡 從此不再有"痔"難伸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曾立銘醫師  
  痔瘡是肛門周圍的血管擴張,血液循環不良,靜脈及周圍組織鬆脫、斷裂造成的脫垂。慢性的便秘和腹瀉、懷孕、遺傳、老化、過度使用瀉藥或灌腸劑造成腸功能失常、排便時用力、上廁所時間太長(上廁所時看書),都是造成痔瘡的原因。
  痔瘡有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內外都有)。內痣長在肛門裡,因為沒有神經,不會痛,主要症狀是流血,除了用藥物外,還可以用特殊橡皮圈結紮,或者局部注射藥物治療。外痔長在肛門口,可以摸到一粒一粒凸狀物,因為這個部位有神經,所以發生腫脹會相當痛,必須透過藥物治療或手術根治。
   痔瘡依出血量及脫出程度可分為四度:第一度僅肛門出血,沒有脫出;第二度出血合併痔瘡脫出,但會自動縮回去;第三度出血合併痔瘡脫出,需用手推回去;第四度嚴重肛門出血,痔瘡脫出,無法用手推回去。
   輕微及中度痔瘡可用藥物治療、結紮或紅外線燒灼,當外痔反覆形成血塊、內痣以橡皮圈結紮法治療失敗或無法縮小突出的痔瘡或持續出血時,就需要手術治療。針對內痣3、4期患者採用的「環狀切除術」,可以把鬆弛脫出的內痔黏膜切除,阻斷外痔黏膜的血管供應,讓痔瘡漸漸萎縮,手術大約20~30分鐘,住院約2~3天,出血量少,術後疼痛輕微,出血、發癢、失禁及便秘等併發症的情況較少,且配合飲食生活調整,幾乎不會復發,不過目前環狀切除術所需的特殊材料仍需自費。
  預防痔瘡最佳方法是保持軟便,平常要多運動,避免刺激性及辛辣食物,在飲食中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使排便順暢,減少便秘及排便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