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腎臟內科 陳泓源醫師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相關圖片)       腎臟因各種疾病的傷害而漸漸失去功能時,出現明確的腎臟功能性或結構性的損傷達三個月以上,我們稱之為慢性腎臟疾病。根據美國腎臟基金會所提出的疾病分期標準,慢性腎臟病可以根據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GFR)高低區分為一至五期 (如附表一)。慢性腎臟病病患的臨床表現,相當多樣性,會因不同的腎功能惡化程度及潛在病因而有所不同。早期表現以尿液異常為主,如蛋白尿、血尿、多尿或少尿;到晚期嚴重如貧血、噁心、浮腫都可能出現。美國腎臟基金會曾提出的泌尿道系統六大警告徵象,包括:水腫 (蛋白尿)、血尿、多尿或少尿、非運動或姿勢相關的腰痛、高血壓與解尿疼痛。因為多數病患的臨床症狀都不明顯,所以病患必須與腎臟專科醫師,詳細討論病情後,進行尿液常規、抽血檢查、影像學檢查、甚至腎臟切片來做進一步病因的釐清。

       尿液常規是診斷最基本的檢查,可以判斷病患是否有尿蛋白、尿糖、尿潛血……等變化。抽血檢查:主要以血液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為代表腎功能的指數。腎絲球過濾率(GFR)則是根據血清肌酸酐、年紀、性別代入MDRD四變數公式 (MDRD 4-variable formula),可以估計出病患的預估腎絲球過濾率(estimated GFR) ,可用來代表病患目前的腎功能。影像學檢查:最常用的是腎臟超音波掃描,有助於區分急性或慢性腎臟病,診斷是否有阻塞性腎病變。腎臟切片檢查:用於診斷不明原因之腎炎、血管炎或無法解釋的急性腎衰竭,它是一種侵入性檢查,可提供正確病因診斷,規劃治療方式及推測預後。當病患進入嚴重的慢性腎臟疾病階段,一般是第五期的慢性腎臟疾病,各種所謂的尿毒症狀也就慢慢出現,如:疲倦、貧血、噁心、嘔吐、抽筋、浮腫、高血壓、骨折等症狀。這時殘存的腎臟功能已無法維持人體正常的水分、含氮廢物和電解質的代謝,病患就會面臨到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性治療,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洗腎或透析治療,此時我們稱病患已經進入末期腎臟疾病。

       世界各國的末期腎臟疾病人口正以驚人的7%年成長率增加,截至公元2011 年,全世界的末期腎臟疾病人口約有200 萬人。此一世界性的公衛問題,造成全球健康照護支出上的嚴重負擔。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其中糖尿病和老年病患為主要兩大族群。透析醫療費用約350億,佔健保醫療總額7%,此外慢性腎臟病也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公元2008年在台灣進行,以462,293 成人體檢資料進行的回溯性研究顯示,慢性腎臟病一至五期之盛行率為11.9%,第一期至第五期盛行率分別為1.0%、3.8%、6.5%、0.2%、與0.1%。研究估計台灣約有200 萬人口有慢性腎臟病,但只有3.5%的病患知道自己有慢性腎臟病。因此慢性腎臟病防治已成為台灣與國際間重要的健康防治計畫。

       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肥胖、使用中草藥、老化、有慢性腎臟病家族病史、代謝症候群、嚴重尿白蛋白與接觸有腎毒性物質等等,皆是造成慢性腎臟病之高危險因子。而造成腎功能進一步惡化的危險因子有,嚴重蛋白尿、控制不良的高血壓、長期高蛋白飲食、肥胖、貧血、血脂異常、抽菸、腎毒性物質(如非類固醇類抗發炎止痛劑、顯影劑)、心臟血管疾病……等。此外,過去研究顯示,慢性腎臟病患者,隨著腎功能的降低而有較高的死亡風險,尤其以心血管死亡風險最高,這種危險甚至連第一、二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合併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亦不能倖免。另一項以65 歲以上老年族群的研究,亦同樣顯示腎絲球過濾率較低的老人有較高的死亡危險。 慢性腎臟病除可能因腎功能持續惡化而導致末期腎臟病外,上述增加死亡的危險性更不容忽視。

       因此,我們要如何減少產生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呢 ?首先,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如維持理想體重、適度運動、戒菸及不酗酒、避免不必要的熬夜。另外也要維持均衡的飲食,適量蛋白質攝取,避免大魚大肉,少鹽,適量喝水、勿憋尿。服用任何藥物或保健食品,都應向腎臟專科醫師諮詢,並遵從腎臟專科醫師的指導與建議;不濫用止痛藥及來路不明藥物、不聽信偏方草藥、不輕易聽信廣告成藥的藥效。自我監測異常的尿液型態、定期健康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已經是慢性腎臟病的病患,要如何延緩慢性腎臟的進展,以避免進入洗腎的階段呢 ? 原發疾病的治療與控制是最重要的,如原發性腎絲球腎炎需長期監控,部分病患需要使用特別的藥物,如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控制疾病,這些藥物的使用、劑量、與是否停藥,都需要病患與腎臟專科醫師共同討論後進行,千萬不可自行使用或停藥。另外糖尿病腎病變病患須做好血糖控制,維持醣化血色素在7%左右,有蛋白尿者可考慮使用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或血管收縮素II接受器阻斷劑(ACEI或ARB),來減少尿蛋白。高血壓的病患需好好控制血壓,血壓控制的目標維持在130/80mmHg左右。部分病患可在營養師監控下,進行低蛋白飲食。

       慢性腎臟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大家只要能夠把握正確飲食、維持運動習慣,慢性腎臟病患則要確實遵守醫師所訂治療計畫,配合鹽分、水分、蛋白質控制及藥物治療,同時注意定期篩檢,就能有效預防及控制慢性腎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