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發生的異常事件中,跌倒通常是住院病人常發生的事件,其輕者可能發生摔傷、瘀傷,嚴重者甚至會造成骨折等讓病人延長住院天數、增加醫療費用支出等情況。而造成病人住院期間內跌倒的原因,通常包括:病人本身年齡較大(65歲以上的老年人)、視力模糊不清(如:白內障、老花眼)、有頭暈目眩感或全身無力的情況、過去一年曾經跌倒過的人、使用易造成嗜睡及暈眩的安眠藥或降血壓藥、貧血或姿態性低血壓…等。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預防跌倒的各項知識,以避免發生跌倒及其所導致的傷害。
衛生福利部2012~2013年度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之一「預防病人跌倒及降低傷害程度」,建議醫療機構要落實執行跌倒風險評估及防範措施、提供安全的照護環境,且進行跌倒後檢視及調整照護計畫。依循執行策略,本院其具體作為,可區分為下列三個面向:
運用具有信效度的風險評估工具及早發現跌倒高危險群的病人
當病人一入院時病房護理師會依「跌倒高危險群評估表」,以跌倒病史、意識狀態、下肢肌力訓練、如廁能力、活動狀態、藥物使用等項目評估病人,若評估總分≧3分者予以收案為跌倒高危險群,並提供相關護理措施及追蹤執行成效,包括:利用預防跌倒警示標誌提醒醫護團隊人員、家屬及主要照顧者注意已收案為跌倒高危險群的病人,以共同防範發生跌倒事故,例如:在床頭放置跌倒高危險群告示牌(圖一)、於病人手圈上黏貼「跌倒高危險群貼紙」(圖二)。此外,護理師會教導照顧者如何協助病人下床、離開病人視線範圍時應告知醫護人員及正確使用床欄、床上便器、放置呼叫鈴於病人伸手可及之處等,且提供「預防跌倒」的衛教單張,指導後會再詢問瞭解程度,以建立防範跌倒之共識。
圖一、床頭卡放置「小心跌倒」警示牌
圖二、病人手圈上黏貼「跌倒高危險群貼紙」
針對病人屬性提供不同程度或個別性的跌倒防範措施
病人入院後護理師會依據不同時間執行跌倒高危險群評估,包括:1.住院病人每週持續評估;2.病人由其它單位轉入時;3.手術後24小時;4.當病情變化時(含化療時);5.住院中曾經跌倒,以即時給予相關防趺護理措施。另外透過跨團隊合作方式,針對神經內外科病房因肢體乏力跌倒之病人設計階段性肌力訓練運動,且提供肌耐力訓練及運用肌力訓練的衛教單張、海報(圖三)及DVD教學影帶。並針對手術後病人的需求教導正確使用輔具,如:拐杖、助行器之安全步驟,而復健師也會適時參與,共同討論、設計適合病人的復健計畫,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
圖三、神經內外科病房公佈欄張貼肌力訓練衛教海報
提供安全的醫療照護環境,以降低跌倒後傷害程度
為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本院執行多項防範措施,包括:1.各病床旁及浴廁設置呼叫鈴,當病人需要任何協助時可隨時通知醫護人員(圖四、圖五);2.浴廁前設置小夜燈增加照明亮度;3.浴廁增加扶手設施;4.張貼衛教海報;5.加強夜班護理師巡視。
在檢查室等安全防護部份,影像醫學科為提升病人在檢查過程中的安全防護,針對年長、體弱個案需站立拍照者提供防跌倒裝置(圖六)以寬版固定帶及魔鬼氈從病人的腰間至臀部全包覆住,在檢查過程中全程觀察及監測病人狀況,以防止病人因無法久站或體力虛弱而造成跌倒受傷。
圖四、各病床旁裝設呼叫鈴
圖五、廁所內裝設呼叫鈴
圖六、影像檢查室之防跌倒裝置
雖然我們無法百分之百預防病人跌倒事件,卻可透過事先的跌倒高危險群評估及預防措施來減少跌倒的發生及降低病人跌倒後的傷害程度,藉由醫療團隊、病人及其照顧者的共同注意與參與,將可更加提升照護品質。
【當你是病人時:懂得警覺跌倒的危險狀況、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必要時主動求助!】
◎當您感覺頭暈或血壓不穩,下床應先坐在床邊休息2~3分鐘,再由家屬協助扶下床。
◎當您需要協助而無家屬在身旁,請立即以呼叫鈴通知護理師。
◎床欄拉起時,如需再次下床,應先將床欄放下來,切勿翻越。
◎避免過長的衣褲,以防絆倒。
◎應穿防滑鞋,避免打赤腳。
◎如廁時,有緊急事故,請按廁所內緊急呼叫鈴告知護理人員。
【當你是照護者時:盡量不離開病人,如需要臨時離開,請託其他病床照護者或護理人員暫時幫忙!】
◎地面有溼、滑或容易絆到的物品時,可以通知護理師或清潔人員立即處理。
◎物品請儘量收於櫃內,保持走道寬敞。
◎當您協助病人盥洗或如廁時,請先將相關物品準備齊全並帶入浴室內,避免在協助過程中單獨留下病人,以防不慎跌倒。
◎病房儘量保持燈光明亮(夜晚時,至少要留小燈或廁所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