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新聞

  • 2019年08月14日
  • DIGITIMES 蔡騰輝

20190814提升效率、紓解人力、分配資源 醫界高度期待智慧眼鏡落地

提升效率、紓解人力、分配資源 醫界高度期待智慧眼鏡落地

提升效率、紓解人力、分配資源 醫界高度期待智慧眼鏡落地

訊息內文照片
搭載雲端AI演算法的智慧眼鏡,快篩病灶同時持續智慧化。蔡騰輝攝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全民健康保險會(以下簡稱健保會)協定108年度健保總額為新台幣7,139.78億元,相較107年度總額6,850.86億元的預算,成長4.217%。然而,國家財政預算有限,健保費也不可能無上限增加,對此,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認為,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在生病前透過數據分析,甚或是應用近年技術成熟的人工智慧來預測和篩檢出可能的疾病,進而掌握黃金時間治療,可以達到多重益處,包括醫療資源有效運用、降低醫師工作負擔、提升臨床手術安全和成功率、社會照護成本降低、增加醫療檢測儀器與器械使用壽命、數據儲存與歸檔系統化、查找資料更有效率。

社會照護成本高 醫生人力不足

以腦中風為例,每年因腦中風死亡的人口也達570萬人,目前已是全球第2大死因,此外,腦中風而造成失能的比例也高居第二。除此之外,美國每年醫療社會照護與醫療成本也超過340億美元。腦中風的檢測場域紛呈,可能在神經內科、眼科、急診、救護車上都有可能。

過去醫事人員引導患者眼部移動,檢測眼球震顫時,還要手動抄寫記錄水平追視、垂直追視、直視、跳視等多種方位的眼球震顫分類,不僅有時候可能會有抄寫錯誤的情況,更多的時候是醫師測量時,病患並無發生任何病灶或是病狀不明顯,這都讓醫師無從判斷,然而病患依舊為症狀所苦。此外,檢測時間短也無法有效收集足夠的數據加以分析。

MRI與CT檢測耗時 臨床手術需要精準且整合多元資訊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需要15-30分鐘的檢查時間,也無法診斷與輔助判別腦幹與小腦的腦中風相關病變;MRI則需要1小時以上檢查時間。此外,即便MRI有80%以上的準確率,但檢驗報告需要等上3天,對於急性腦中風人士來說,也緩不濟急。其中更有20%的偽陰性反應需要排除。

耗時的臨床手術,不僅需要醫師術前規劃、術中實際執刀過程也需要儘量縮小誤差,才能縮短病患康復時間。現在臺大醫院、長庚、北醫、榮總、亞東 等各大醫院都有在不同科別採用達文西手術。而然而好還要更好,在手術過程中的3D影像如果能夠標註包括輸尿管、腸道、婦科生殖等系統的位置與名稱,那麼將能夠推升臨床手術到新的境界。

北醫婦產部醫學研究員李宇倢博士認為,名醫的技術都需要多年累積,然而,在影像科技逐漸成熟的現代,北醫婦產部相當希望能夠整合醫學影像,不僅提供醫學生修習技術,更能夠在未來提升手術的正確率以及紀錄評估應用。

失智早篩紀錄未數據化 長照更需科技化

銀髮失智的早期篩檢,希望瞭解長者是否能夠聽得懂依照指示,作出對應的姿勢與動作,但記錄過程仍就需要抄寫。此外,評估、診斷、復健過程的影像也較無系統性地收集,若是要調出資料分析,需要不少的工作時間。

在術後復健與長期照護上,過往的肢體復健適合還能夠行走、配合復健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的指令做出指定動作,然而,腦中風病患的復健、與外界溝通的媒介,很可能只剩下眼球與少數手指的移動。若能讓這些移動與科技感測技術相聯,那在醫學與生命治療過程上,將是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