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新聞

  • 2020年06月15日
  • 蘋果日報 張雅淳

反覆訓練失望肌 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力 過度保護 情緒社交恐出狀況

訊息內文照片

隨著少子化趨勢發展,孩子成為全家人的注目焦點,也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每個人都希望孩子開心,因此處處讓著他,但長期下來卻可能讓孩子輸不起,只要一遇到挫折就情緒大爆發。亞東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蔡孟蓉 表示,家長可以模擬情境反覆訓練孩子的「失望肌」(disappointment muscles),「失望肌」並非指肌肉,而是一種鍛鍊失望的肌能,例如在家中玩競賽遊戲,而且不刻意禮讓孩子,藉此讓他多嘗嘗挫折的感覺,適應這樣的感覺後,未來才能處理生活的起伏,如果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感受,不僅會失去從錯誤中學習的信心和機會,孩子的情緒控管、社交也都會大受影響。

【案例故事】
8歲的小菲(化名)是家中的獨生女,從小就備受爸媽的呵護,不只如此,由於家族中也只有她一個孩子,所以從小都是6~7個大人陪著小菲一起到處玩耍,小菲已經習慣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也認為大家以她的意見為主十分正常,玩遊戲時,也總是小菲說了才算,大人們希望她保持好心情,所以也都會讓她,但有一次媽媽的朋友帶著女兒到家中拜訪,難得有同伴,小菲十分開心地拿出玩具一起玩耍,但兩個孩子最後竟然玩到吵架,小菲更是大哭大鬧,原來是小菲玩遊戲輸給對方,於是兩人爭執起來,媽媽當場不僅尷尬又困窘,也很驚訝小菲竟然如此霸道。

【關鍵重點1】家長的情緒反應 小孩都看在眼裡
爸媽只有小菲一個心肝寶貝,自然希望小菲處處都用最好的,除了物質享受之外,也非常注重教育,所以從幼兒園到就讀小學,爸媽都做盡功課,就是為了幫小菲挑選一間好學校,不只如此,爸媽也很關心小菲的學習狀況,尤其上小學之後,每天回家都會陪著小菲複習功課,隔天若有考試,更會多花時間準備,得知考試結果之後,也會針對錯誤之處加以檢討,小菲的學業表現也很不錯,考試成績常常都是班上的前幾名,但爸媽發現小菲對自己的要求相當高,就算只是錯了一兩題,也會相當在意,有一次月考結束後,媽媽接小菲放學回家時,小菲竟然一看到媽媽就哭了,只因為數學考試表現不佳。

【專家解析】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些能很快接受挫折,有些就沒有辦法,像小菲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讓父母擔心未來若遇到更大的挫折,會不會讓孩子難以承受?其實,每一個人都希望贏、表現好,這是天性,但如果事情不盡如人意,該如何讓孩子依舊保有信心就很重要,以小菲的例子來說,她過於在意分數,就算只是錯幾題似乎就會非常沮喪,這可能與父母看待分數的態度有關,因為孩子是一張白紙,大多數都是從大人身上學會如何看待分數。

調整做法 只要努力就給予鼓勵
小菲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爸媽也許從來都不曾責怪,但也許面露失望之色;而當小菲考100分時,爸媽可能忍不住綻放笑容、表現得十分開心,而這些不同的情緒反應,小菲都看在眼裡,所以她知道爸媽喜歡100分,為了獲得爸媽的肯定,於是她才會努力追求100分,建議爸媽可以調整做法,在小菲念書、寫作業時多多鼓勵與讚美,而對考試成績淡然看待,讓小菲逐漸了解,比起100分,爸媽更重視努力的過程。

【關鍵重點2】多多公平競賽 體驗失敗的感覺
媽媽的朋友帶著女兒來家中拜訪,一開始小菲很開心終於有了同伴,於是拿出很多玩具一起分享,後來兩人開始玩起跳棋,最後小客人贏了棋局,但小菲卻無法接受,竟然嚎啕大哭,並且一直哭喊:「妳應該要『讓』我贏啊!」原本歡樂的氣氛瞬間降到冰點,媽媽又驚又氣,驚訝小菲原來一直以來都知道大人是故意讓她,而且已經視為理所當然;又生氣小菲這樣的舉動,讓自己非常沒有面子,於是忍不住當場斥責小菲,於是小菲又哭得更大聲了。

【專家解析】
小菲幾乎不曾輸過,所以一旦發生自然難以接受,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其實這是可以練習的,建議家長在家中,可以多利用撲克牌、桌遊等遊戲情境練習鍛鍊「失望肌」。

孩子輸不起 父母同理心看待
爸媽可以在遊戲之前,先說明遊戲中本來就是有輸贏,然後進行一場公平的競賽,讓孩子真實且適當的體驗勝負,當孩子輸的經驗夠豐富了,就會適應這樣的感覺,未來遇到挫折也不至於無法接受。
遊戲中,同樣也要多鼓勵孩子參與的過程,例如玩跳棋時,過程中就可以常常讚美「哇,妳居然知道可以這樣走」或「進步好多喔」,讓孩子玩的同時就能享受到成就感,而不是勝利才能得到,如果孩子贏了棋局,只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即可,不必以此為成敗,如果孩子輸了,挫折感過重導致一時之間無法接受,甚至不想繼續玩遊戲,也建議家長要保持同理、正向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說:「我知道你輸了真的很難過,但遊戲規則就是這樣,你準備好了,你就回來繼續玩吧。」

【關鍵重點3】模擬情境演練 協調彼此意見
身為家中的獨生女,小菲總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和同學們常玩一玩就開始起爭執,老師告訴媽媽,因為小菲會要求對方以自己的方式玩遊戲,也經常玩遊戲輸了就大發脾氣或哭鬧,就算是個性溫和的同學,當下雖然不會吵架,但之後往往也不願意和小菲一起玩,老師私下詢問同學原因,同學們都說:「跟小菲玩,一點都不好玩!」隨著年紀愈來愈大,這個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當孩子已經學會自己選擇朋友,小菲往往就會被排除在外,總是孤零零一個人。

【專家解析】
小菲既喜歡「規定」別人怎麼玩,玩得不高興、玩輸了又會生氣,對同學來說,和小菲在一起,一點也不好玩,所以當然小菲會常常一個人獨處。如果孩子總是輸不起,可能逐漸變得自我中心、衝動控制弱、情緒容易爆走。

設定假想狀況 學習人際關係
如果小菲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就要先調整自己的態度,當然,身為家中的獨生女,小菲可能不知道問題點出在哪裡,建議爸媽可以在家中模擬各種情境,再從中找出能改變做法的部分,例如爸媽與小菲一起玩扮家家酒時,當小菲說:「我當媽媽、你當小孩時」,爸媽就能建議她多詢問別人的想法,例如「你想當什麼角色?」
爸媽也可以出些狀況題來考驗小菲,例如回答:「我想當媽媽」,如果小菲生氣的說:「可是我也想當媽媽啊!」爸媽就能適時地教導小菲「協調」的方式,例如可以回答「還是我們先猜拳,贏的人先當媽媽,之後再輪流。」當然,猜拳的結果必須願賭服輸,想讓小菲逐漸接受輸的結果,也可以多多在家和小菲玩競賽遊戲,多輸幾次就會愈來愈習慣,但這一切的前提,都必須從爸媽、家人態度改變起,大家不要再處處讓著小菲,這樣才能讓小菲真正改變。

【專家檔案】 亞東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 蔡孟蓉
專長為人際困擾、壓力調適、婚姻諮詢、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衡鑑與治療